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路(2)

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路(2)

明明知道前路艰难,明明尊重、向往隐士的生活,却依然坚定走自己已然选择的变革道路。坚持,在这种选择和牺牲的映衬下,更带着一抹悲壮的色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很容易忽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其实春秋时期不应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而是“礼乐”变易的时代,虽然具体的礼制有变,但原始的吉、凶、军、宾、嘉诸礼,以及普通人之间的生活社交的礼仪,仍在进行。(朱顺龙、顾德融:《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钱穆先生也在《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一文中指出“春秋时代,中国社会上之道德观念与夫道德精神,已极普遍存在,并极洋溢活跃,有其生命充沛之显现。孔子正诞生于此种极富道德精神之社会中”,“这种道德精神,用中国传统语说之,则皆是一种礼教也。礼教之在春秋时,其影响人心者,可谓甚深甚厚。”(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对此,刘泽华先生也有论断:“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是礼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礼本身的废弃。因为礼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依然存在……儒家在礼衰之时,看到了它必将复荣,为礼的再兴进行了顽强的奋斗。儒家之外,除少数思想家主张废除礼,多数思想家都给礼留下了大小不同的席位。”(刘泽华:《先秦礼论与君主专制主义》,转引自《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可见“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在当时并非只有孔子一人坚守礼乐,虽然礼乐文化在国家政治层面上因为社会战乱,国君热衷于扩充军备力量而受到冷遇,但是礼教却在社会层面上广泛影响着人心。其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对礼乐文化的改进与推广,功不可没。

孔子在充分吸收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渐僵化的礼仪制度做了一番创造性的转化,适时提出“仁”的概念,希望人们可以从内心的真实情感出发,虔敬地践履礼的每一个仪节。在礼彰显皇权、划分等级的功能外,他将礼带出贵族范围,强调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学习礼乐,坚持德性的修养,皆有成为君子的可能。这种升华的礼的精神内涵和普遍意义,给了礼永恒的精神生命,使其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更迭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而必然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可替代。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社会安宁。“礼”的学说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理想。虽然他的学说仍旧根植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只是面对社会现实的改变而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我们不能打破社会环境的局限来苛求古人。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改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怀着社会大同的关怀。因此,“具有合理性的思想,即便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因为‘不合时宜’而遭受冷落甚至是贬抑,但时局一旦发生变革,仍可以‘度尽劫波’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孙家洲,《“三不欺”:古代从政风格臆解》,《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礼乐文化因为失去了宗法制度的社会土壤,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不合时宜”而备受政治家们的冷落,在秦代又经历“焚书坑儒”的严厉打压,但终究“度尽劫波”,在汉以后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产生持续影响力,礼乐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标签,生活于其中的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孔子对待礼乐文化的态度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