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 (3)

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 (3)

战略思维应遵循的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了实现“谋长远”、“谋全局”这个基本要求,运用战略思维需要正确处理全局所包含的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阶段与阶段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应当坚持和把握哪些重要原则?

杨春贵:处理这些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把握重点。全局由局部构成,每一局部在全局中都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般性的,有的是比较重要的,有的是最重要、有决定意义的。我们对于各个局部不可以平均地使用力量,而应当把握重点、突出重点。如毛泽东所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对于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来说,所谓重点主要有三类,一是主要矛盾和战略主攻方向,二是重大矛盾和战略布局,三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的着力点。

第二,统筹兼顾。强调重点不是否定其他,而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其他。这就要求在把握重点的同时,对构成全局的各个局部实行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历来的方针,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所谓统筹兼顾,一是指对各方面工作要统筹兼顾,不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二是指对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可只顾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更不可不顾多数人的利益。统筹兼顾不是简单的一二三四五的排列,不是形式主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而是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比例关系和顺序关系。所谓比例关系,就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的问题,要有一个优化的比例;所谓顺序关系,就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要有一个优化的顺序。一句话,就是处理好轻重缓急的问题。

第三,开阔视野。系统作为整体,不但在内部存在诸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在外部存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做好全局工作,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研究政治离不开经济,研究文化离不开经济和政治,研究党情离不开国情,研究城市离不开农村,研究本地离不开外地,研究今天离不开历史,如此等等。因此,心胸要非常开阔,眼界要非常开阔,放眼世界。

第四,照应阶段。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立足当前,不要超越阶段。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用幻想的东西代替现实的东西,不能用抽象的可能性代替现实的可能性。现实情况乃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只能去做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不要勉强去做那些在现阶段经过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二是放眼长远,不要鼠目寸光。阶段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在实现今天任务的同时,要为明天的发展准备必要条件,而不是使明天的发展丧失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具备长远的眼光。战略思维在本质上是预见思维。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步骤的设计,战略布局的谋划,战略举措的选择,都属于对未来的思考,都是预想的东西。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战略。

第五,抓住机遇。机遇是一种可能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加速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主体而言,就是机遇。战有战机,商有商机,一切都有机遇。毛泽东要求我们,“要多谋善断”。多谋,就是多研究,多思考,多商量,特别是要多跟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多在班子内部商量(坚持民主集中制)。多谋是善断的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但是,多谋不等于善断。所谓善断,一要断得正确,二要断得及时。主观武断固然会丧失机遇,优柔寡断也会丧失机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多谋的基础上,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机遇。1959年3月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曾经比较三国时期几个主要集团的核心人物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他说,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却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则根本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属于不称职的领导。邓小平反复强调:“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在任何时候,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机遇只是为我们夺取胜利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性,要把这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我们用好机遇,善于应对各种挑战,正确和及时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