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许耀桐:严以用权,为民服务(2)

权力使用的种种误区和分析

权力是一柄双刃利剑,用得好,利国利民;用得不好,祸国殃民。权力的使用一定要避免陷入误区,当前在权力使用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我把它归纳一下大概有十二个误区。我认为,我们要用好权力,首先要记住一些教训,要竭力避免在权力使用上种种误区,这样我们才能够用好权力。所以,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使用权力的十二个误区。我想结合案例,以案说理,对这十二个误区逐一做出分析。

误区一:“官念”丧失

我们刚才说为人民服务应该成为我们的“官念”。也就是说,权力的使用,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受到这样的思想的支配。如果说为人民服务的“官念”丧失了,或者说没有这样的理念,就会出现习近平同志讲的“精神上缺钙”,手中的权力就会被不正当地使用。我们举两个案例来看。

第一个案例,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就是因为丧失理想信念,大肆索贿受贿。丛福奎的堕落是从1996年开始的。丛福奎调到河北省以后,他感觉自己升官无望,因此灰心丧气,这个时候一个特殊的女人把他拉下犯罪的泥潭。这个女人就是46岁的殷凤珍,实际上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村女子,她自称佛家出身,能预测,给人看病,号称“大仙”。丛福奎碰到她以后,便丧失了马列信念,经常找她,并且对她说:多少年我都没有找到像你这样的人了,这回可好了,我跟你一起供佛、念佛吧。丛福奎跟着殷凤珍信佛以后,那就要满足殷凤珍的种种需要,就为她去索取他人贿赂,一共索贿受贿936万,最终被判处死缓。

第二个案例,福建省周宁县有一个山区贫困县,却出现了一个腰缠百万贯的县委书记林龙飞,涉案金额达600多万,占周宁县一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林龙飞就是丧失理想信念的典型,在他的脑子里就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也是以这个目的来当官的。他有一句口头语: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还有福建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也是这样,他也公开说过一句话:当官不收钱,退休没本钱。

从我们刚才讲的这些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官员首先为人民服务的“官念”没有了,才会产生堕落。

误区二:弄权谋官

弄权谋官,就是把获得的权力当作个人强烈的欲望,采取捏造政绩等手段,以达到升官的目的。

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就曾经这样说过,要往上走就要靠政绩,但这个政绩关键的是要“让领导看到”。言外之意是,这种政绩必须做给领导看。王怀忠在担任阜阳行署专员和地委书记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地厅级干部,他就专门做了引起轰动、领导能够注意的政绩。他把阜阳本来只有4.7%的增加率,硬是把拔高到了25%,以此向上级显示自己坐镇阜阳的非凡“政绩”。他还不顾阜阳的实际情况,修了一个阜阳国际机场,结果没有一个航班来。王怀忠也因为巨额贪污,最终走上不归路。

误区三:受贿卖官

受贿卖官,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卖官鬻爵。

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曾经在主政短短的8个月期间,29次卖官,案发后他自己还感慨万端地说,我过去当县长,后来我才当的县委书记,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不一样”,就是县委书记是“一把手”,拥有的官帽的“总批发”权。如果你只是县长,那是“二把手”,那你没有一锤定音的话语权、他当了县委书记以后是“一把手”,可以一锤定音了。他预先圈定名单,再授意组织部门去履行程序,通过这样来索贿卖官。

同样的,安徽的陈兆丰也是如此。陈兆丰是安徽省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案也是历年来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县委书记职务犯罪案件。陈兆丰案件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肆受贿卖官。现在已经查清楚了,涉嫌向陈兆丰买官并如愿以偿的干部达到110人,陈兆丰也因此被称为“陈千万”。“陈千万”说,“要想富,动干部”。他就是利用乡镇换届、撤并乡镇、机关机构改革的时机,大批调整干部,调整的方案也都由他一个人决定,组织部门只能够按照他的方案去履行手续,他通过调整干部大量受贿。

误区四:骗权骗官

骗权骗官,就是为了晋升可以不择手段,比如说采取履历造假的方法,达到了骗权骗官的目的,这使权力蒙羞。

石家庄团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在她的履历档案里大肆造假,这种造假超出了常理。比如说,她的简历表明王亚丽生于1978年,那么1990年档案记载她就成为河北省军区后勤部的战士,1990年到1995年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做药剂师。根据她的履历,我们给她算一下,1978年生,1990年当兵成为战士,12岁就当战士,这是很稀奇古怪的。而且12岁到17岁王亚丽就成为一家大型军队医院的药剂师,这也绝非可能。虽然王亚丽一身是假,却能够一路通关,青云直上,可见这个人骗权骗官有术,极尽造假之能事。

误区五:争权夺位

为了争权夺位而进行血腥谋杀,上至厅局级,下至村干部,正职谋害副职或者副职谋害正职等等,造成了权力的悲剧。

贵州三穗县建设局原副局长刘金培,在工作当中怀疑本单位另一名副局长周玉国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会影响自己的进步,对其怀恨在心,就产生了加害周玉国的恶念。2003年的一天晚上刘金培就找到一个好朋友说要教训一下周玉国。结果这个好朋友帮他找到一个劳改刑满释放人员,说给他一万块钱要将周玉国的手或脚砍断。刘金培雇凶杀伤周玉国,使周玉国达到了五级伤残。

不光是刘金培,近些年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出数十几起领导干部雇凶杀人案。比如说1997年4月16日,福建省环保局副区长刘锦生为谋正局长之职,花3万元雇请黑社会势力,用浓硫酸将局长杨明奕烧成重伤。1999年11月3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局副局长徐建设谋取市规划局副局长之职,当时他碰到了阻力,市建委副主任兼市规划局局长李文忠不太同意他提拔到这个岗位来,因此徐建设就前后花了30万元重金来雇佣杀手将李文忠杀害。2000年3月22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教育办副主任付殿忠,为了当上乡教育办主任这个小官,竟然伙同他人谋害了教育办主任孙纯才和书记吴景学。这些雇凶杀人案真是触目惊心。

误区六:为权折腰

只要能得到提拔重用,有些官员就是出卖自己的灵魂也在所不惜,这使权力上演非常丑陋的一幕。

以“土皇帝”著称的河南省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有一年他的继父去世,数百名干部前往奔丧,那么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是范某、张某、薛某三个乡镇党委书记。他们自备孝衣孝帽,进了灵堂以后放声大哭,比杜保乾本人哭得还厉害。那么他们怎么哭的?一口一个“亲爹”,把杜保乾的继父认作自己的亲爹,哭得非常伤心,谁也劝不了。最后,杜保乾看得都有点过意不去,看他们跪下来了,爬在地上嚎啕大哭,就过去用脚踢他们屁股一下说:我知道,你们都起来吧。三个人心领神会,这才起身。丧事办完了以后,这三个人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杜保乾的提拔重用。

误区七:专横擅权

专横跋扈,专断用权,这是对权力的公然强暴,也是对权力的凌辱。根据有关调研材料,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一把手”被称为“一霸手”,明目张胆地破坏民主集中制,出现了所谓“一把手”代表着真理,其他人就只能服从“真理”这样的怪现象。“一把手”搞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由于“一把手”搞家长制领导,“我即权力”,一言堂做主,说一不二,拍脑袋决策,严重失误的“政绩工程”或者“形象工程”层出不穷,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误区八:滥用权力

滥用权力,就是不守规矩和纪律,违规违纪来使用权力,也可以说是权力使用得放任无度。

2008年1月1号法制日报社主办的《法人》杂志一个报道称,2006年,时任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直接干预了一起拆迁,将一个个体商户开办的加油站强制拆迁了。本来拆迁因为建设的需要是可以的,但是要给人家以适当的补偿。当时县委书记张志国滥用权力,不仅不给人家补偿,还因为人家不满意,而以偷税罪、诽谤罪的罪名,让个体商户获刑三年半。三年半以后被判的人当然不服气,就找了有关的媒体来反映这件事。我们刚才说的《法人》杂志因此报道了这件事。结果,张志国就恼羞成怒,报告刚出来的第四天,也就是1月4号上午,张志国就指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带着一批警察到《法人》杂志社来交涉,并且宣称这篇报道的作者涉嫌诽谤罪,要将其抓捕归案。

误区九:以权搂钱

以权搂钱,这就使权力散发着铜臭味,变得贪婪无耻。

广东省韶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叶树养,就以手中的权力不断捞钱。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叶树养有一个捞钱的计划:留下2000万给儿子;留下2000万给女儿女婿;再有2000万留给自己安度晚年。所以,他的捞钱计划是6000万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叶树养处心积虑,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断地捞钱。最后我们对他进行了清查,他犯了巨额受贿罪,有些财产来历不明,因此也被判死缓。

误区十:以权谋色

以权谋色,这是对权力的亵渎,也导致权力走向迷途。成克杰、胡长清,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一直到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检察院原检察长李金宝,这一个个贪官都必有情妇,似乎成了一个铁律。根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被查处的贪官95%都包养情妇。在广州、深圳、珠海曾经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当中,100%的包养了“二奶”。

误区十一:用权唯亲

用权唯亲,就是利用权力来编织关系网,打造自己的势力,这使权力充满了江湖色彩。

刘知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他在长期从政当中苦心经营,采取“挤走一批,拉拢一批,提拔一批”的手段,以自己的权力为中心编织了一张盘根错节、极难破除的权力关系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把被刘知炳提拔的8个人称为刘知炳的铁杆部队。这8个人涉及公安局正、副局长,外贸公司的正、副总经理,工商局长,工商银行行长,交通局局长、供电局局长。这些关键岗位都被刘知炳的亲信控制,在广西柳州地面形成一个严密的权力关系网。

误区十二:结党营私

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非组织政治活动,也就是搞团团伙伙,形成的小圈圈,这是危害最烈的权力变质,可以说这是最危险的。

2015年3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文章。周强院长在文章里面就提出了周永康、薄熙来他们从事“非组织政治活动”。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4)》(白皮书)中也提到周永康、薄熙来等利用权力搞非组织政治活动。白皮书指出,要教育我们的干警要充分认识周永康、薄熙来等人践踏法治,破坏党的团结,搞非组织政治活动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说结党营私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权力滥用,它使我们的权力从根本上变质。

以上,我们总结了形形色色用权误区。我想如果归纳一下大概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也就是利用权力进行不正当四种交易,即: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以上是第二个大问题我们分析的权力使用的误区。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