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抗战老兵孟庆玉双眼有神,声音洪亮。
16岁参加游击队,共经历大小战斗上百场,多次出生入死,因战争失去左腿。88岁的河北省河间市抗战老兵孟庆玉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倍感和平的可贵。“一提战友,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很多战友为了和平离开了人世。每到清明节,我总会想起一起抗战的战友,他们要是还活着的话,应该都90多岁了。”
抗战异常艰苦,和平尤为珍贵。“如果祖国需要,给我一把枪,我还可以上战场。”孟庆玉说。
16岁少年参加游击队
2015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央视网记者在河间市光荣院见到了孟庆玉。88岁的孟庆玉满头银发、双目有神,一身绿军装,胸前的纪念章在向人们诉说着他抗战老兵的身份。
1927年,孟庆玉出生在河间市沙河桥镇南康屯村,少年时期的孟庆玉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骑之下。
1943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孟庆玉的家乡进行大扫荡,实施“三光”政策。16岁的孟庆玉和家人四处躲避,曾一度住在坟地里。孟庆玉回忆道:“当时觉得害怕逃荒不是出路,不如拿起枪和他们招呼招呼。”
孟庆玉和村里的4个小伙伴决定加入游击队。他们找到区助理李志斌,在他的介绍下,孟庆玉见到了游击队队长王建勋,就这样,孟庆玉成为了一名通讯员。
1944年的一天,游击队获得情报,掌握了日伪的行踪。孟庆玉接到任务,给当时的游击队10小队送信请求他们支援。当天晚上,天下着雨,孟庆玉边走边问,最后在李庄找到了10小队,把情报成功送达。10小队的队长张守义获知情报之后,跟着孟庆玉来到了埋伏点,成功伏击了敌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