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建设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建设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努力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是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种构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一体多元中华文化建设,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国家绝大多数是多民族或多种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谐的问题。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并存、相容,具有统一性或同一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民族认同隶属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民族认同可以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促进国家建设发展、强化国家认同的正向精神力量。国家认同容纳、尊重、保护民族认同,运用国家权力调控、引导民族认同,努力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和谐以及各不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条件。

其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一般说来,国家认同建设的实质是强化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与忠诚感,国家认同的强化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的弱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排斥关系。然而,如果在强化国家认同的同时,狭隘地站在多数居于优势地位的民族的立场上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采取不尊重甚至强制同化的态度,就会伤害一些民族群体的情感,并进而造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失谐和国家认同的弱化。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及其他民族的民族认同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也具有排异性。民族认同的强化如果不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就会直接侵蚀和损害国家认同,在强化民族认同的同时弱化国家认同,把某一族群的利益和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和意志之上,从而动摇国家认同的至高性,这将会带来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统一的严重后果。同时,如果过分地强化本民族的认同感而弱化对其他民族的认同感,也会削弱民族团结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一体多元的关系。国家认同建设不仅要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也要在强化国家认同的同时,努力构建各民族相互认同的和谐,从而为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坚持平等、互助、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我国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整体推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又有了新的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作用,我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局部地区,如新疆某些民族的部分成员中,出现了民族认同趋向强化而国家认同相对弱化的现象。在这一地区,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在极力诱导胁迫人们强化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的同时,借助部分成员强烈的宗教意识和狭隘的民族意识,制造了多起危害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的暴力恐怖事件。

对于这种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失谐的现象,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了部分民族成员的心理失衡,因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部分民族成员中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失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比如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露头、蔓延于上世纪80年代,成势、膨胀于90年代,其直接诱因应该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文化领域。由于在80年代初纠正“文革”错误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失误,过度否定了文革期间及文革以前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管理方式,从而导致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动乘势滋长蔓延。80年代末到90年代,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又对这一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之迅速膨胀起来。在新疆,强化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加快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无疑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但是,不少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和生活改善并不能使民族分离主义自然消亡。如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处置不当,也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了,生活改善了,民族分离思想反倒增强了的状况。

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有效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努力构建各族人民一体多元文化格局,筑牢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谐的思想文化根基,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而且是更为紧迫和现实的战略任务。认同感是联结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和一个族群的重要精神纽带,对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极端宗教势力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力量,可怕的是他们会利用族群中一些人的“认同错位”和“信仰盲从”,煽动、引诱、胁迫人们参与群体性事件和暴力恐怖活动。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加强国家认同建设,努力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以及不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和谐。

文化认同既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整合、导向、激励、规范作用,使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维系力量。加强国家认同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认同建设,努力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