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监管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网友:别闹,养家糊口呢
烟民在公众场合吸烟行为有所收敛,但全面控烟仍存诸多死角。“领导单独在办公室抽烟你敢管吗?”这是许多人都提出的问题。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率队检查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机关检查《条例》落实情况。
对于在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来说,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烟怎么办?谁来监管领导吸烟成为难题。华西都市报此前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领导在办公室抽烟,超六成人选择“忍”。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吸烟,尽管有80%的人认为对自己有影响,但65%的人选择“默默忍受”,只有6%的人会“当面劝阻”。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自曝为劝他人吸烟“不惜犯上”,曾把省长手上的烟掐灭。如何委婉地劝领导不在办公室内吸烟呢?网友“我是邓贺”建议“买个非常敏锐的烟雾探测器、跟领导说好发现吸烟就要给职工涨工资”。“跟领导叫板摊牌,不想活啦!”在海淀区某私企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我们领导就是一个烟鬼,他的办公室都是烟味,我找他签字都是先长吸一口气再进去。”
网友“幸福的旧人”在微博中抱怨:“目前单位领导带头吸烟的不少,谁来监督,写字楼吸烟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写字楼卫生间的吸烟问题,某些单位的烟灰缸依然可见”。程先生在北京西城区某写字楼中工作,是位资深的烟民。对于北京的控烟举措,程先生表示同意北京的戒烟。北京控烟条例实施后,程先生介绍:“我现在不在办公室里吸烟了,我偷偷在楼梯抽过,大街上也抽过。”对于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的行为,程先生的下属表示,“办公室内领导吸的不是烟是权力。”在新浪微博中一项谁来监管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的调查中,不少网友表示“别闹了,养家糊口呢。”
领导办公室抽烟不应“大题小做”
从各地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来看,并无领导“法外开恩”一说,从法理上看,无论领导员工都应一视同仁。不过,现实远比纸面规定复杂,且不说许多规定的落实,表面看规定有专门的执法主体,实际上最终还是落到既有机构。也就是讲,如果哪个单位领导重视,禁烟效果肯定好得多,否则大打折扣形同于无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有一点不可忽视,如果领导自身是资深烟民,那么禁烟规定的落实就与“领导重视”息息相关了,更何况,领导牢牢掌握着分配资源,对下属进步有着较大影响力,在巴结领导还来不及的现状下,监督领导自然要冒巨大风险。
领导不好监督也并非办公室吸烟这一件事。前些年公车私用泛滥、大吃大喝现象司空见惯等等,各级发的红头文件汗牛充栋,之所以到近年才管出了起色,并非社会监督包括下级监督的结果,而是得益于上级的高度重视。
从长远角度看,各项政策规定能否落到实处,领导在政策规定面前能否一视同仁,既取决于监管机制的发力,也有赖于领导权力边界的厘清,同时赋予社会监督机构更多权力。换言之,只有领导不敢因为监督而给他人穿“小鞋”,监督才可能从体制内走向全社会,权力才会被真正关进“笼子”。
对于办公室领导吸烟这一现象并不是想象的那般简单,某种意义上,领导吸的不是烟而是权力,监督领导形同监督权力。如果权力不受约制,监督力量又不对等,监督很容易变成“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