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令实施要一视同仁(3)

控烟令实施要一视同仁(3)

领导办公室怎成控烟“老大难”?

京版控烟条例要求吸烟者要自律,并且赋予了公众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的权利。

禁烟任务除了监管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禁烟的重视性和烟民的自律性更为重要,让公众意识到劝阻禁烟是义务是责任,不是多管闲事的事,让烟民真正从内心愿意接受周围人的提醒。禁烟任务应该是个相互理解的事情,多增设吸烟区,吸烟室,让烟民也有自己的空间。加强宣传教育,让吸烟者意识到吸烟对周围人的影响有多大,从制度和道德上一同监管吸烟问题。

在全面控烟任务中,办公室领导吸烟一直成为老大难,上级吸烟,让下级监管,就算领导欣然接受,但下级心理上也过不了这个坎。同样,领导也是人,也是烟民,也需要被理解和教育。领导烟头还需领导带头禁,加强领导的禁烟意识,使之愿意接受群众的提醒和监督。作为领导,应该带头实施禁烟任务,由领导牵头制定单位的相关监管细则,包括设置吸烟区、如何监管、如何鼓励禁烟,在他控的同时进行自控。

领导办公室吸烟源于权力太自私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我们中国人都“好面子”,遇到看不惯的事一般都会选择隐忍,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尤其是面对领导吸烟,一来是碍于面子,更重要的摄于领导权威,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忍气吞声”。但我们“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领导办公室沦为吸烟“自由区”,领导倒是“自在”了,同事们却被动的成为了“二手烟民”。

领导办公室不是私人空间,而是办公场所。既然是办公场所,就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领导更没有吸烟的特权,领导决不能凌驾于法规之上而随意“吞烟吐雾”。第三,对待“不自觉”的烟民,我们要敢于说“不”,不仅为了社会环境,更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

要遏制领导办公室沦为吸烟“自由区”,还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一是增强领导的“自觉性”,要让领导意识到他的个人行为已经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和身心健康,从而自觉的丢掉香烟。二是要加强监督。光有制度还不够,还要有配套的管理机关和监督机制。不然,“禁烟令”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三是引导大家参与到“禁烟”行动中来,营造“无烟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对“不自觉”的烟民,要敢于说“不”。四是对“执迷不悟”、“屡教不改”的烟民,还要有相关的惩罚措施,决不能让个别烟民影响了整体社会环境。五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要让“禁烟令”具有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