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 (2)

着眼全局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 (2)

重点性思维

进行战略思维,要统筹兼顾,但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战略重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善于统筹兼顾,打好“总体战”,明确主攻方向;要善于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抓住工作的“中心”和“重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西瓜一块抱,搞“四面出击”。面对纷繁复杂的反腐败工作任务,我们要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牵住“牛鼻子”,努力取得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王岐山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这意味着,主体责任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全局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也就是老百姓都能理解的“牛鼻子”作用。“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在反腐败工作中抓主体责任可以起到抓“牛鼻子”的作用,如果能抓好主体责任的落实,就一定能从严峻复杂的形势中走出来。

过程性思维

进行战略思维,还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反腐败是历史性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坚持过程性思维,从长远眼光来谋划。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2013年1月,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提出:“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战略性、阶段性目标的提出,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基本遵循。进行战略思维,要正确处理阶段与阶段的关系,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任务和要求,制定不同的战略决策,从而不仅科学有效地解决每一个阶段面临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当前阶段的工作为长远阶段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反腐倡廉建设也是如此,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没有终点。一个政党是肌体健康还是难以救药,差别就在于对反腐败是否一以贯之、态度坚决。我们党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

实践性思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很多时候,有没有新面貌,有没有新气象,并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因此,要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反腐败斗争也是如此,“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才能够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