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需要澄清的五大认识问题(4)

稳增长、调结构需要澄清的五大认识问题(4)

宏观调控是不是对改革的不信任、新常态是不是要“去宏观调控”?

虽然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科学进行宏观调控。但在关于新常态的讨论中,仍出现了一些否定宏观调控的声音。有些人将宏观调控等同于刺激,认为宏观调控都是刺激,而所有的刺激不论必要与不必要都是坏的。有些人甚至将宏观调控和改革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在新常态下再搞宏观调控就是对改革的不信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从来都是多种工具、多种政策的协调配合使用。有些政策措施具有刺激性质,有些措施并没有刺激性质,并不是所有宏观调控措施都是刺激措施。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只是在对冲由于贸易顺差减少、基础货币自动投放自动减缩而采取的“松刹车”动作,本身并不是刺激措施。只有诸如扩大赤字和财政支出规模等“踩油门”的政策措施才具有刺激性质。即便是刺激,也不是所有的刺激都是坏刺激。在经济下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适当踩油门就是好刺激。只有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仍然踩油门才是坏刺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提高赤字率、加大支出规模无疑是正确选择,必须坚定不移。

进一步来看,深化改革、宏观调控、微观监管等都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都是促进发展的工具。发展是目的,其它都是手段。各种手段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实际上,我国宏观调控不同于发达国家宏观管理的地方,正在于我们在传统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微观管制、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等辅助或配套手段,发挥三者的协同和合力作用,以应对总量矛盾之外的结构性问题。这既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把改革和宏观调控对立起来,以改革来否定和替代宏观调控,表面上是高度重视改革,实际上赋予了改革不可胜任的职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