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3)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3)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形成有效配合,在进行敌后游击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抗战胜利积蓄了决定性力量

放手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国民党军队伤亡达80万人,张自忠、佟麟阁等著名抗日将领为国捐躯,北京、天津、保定、张家口、石家庄、包头、太原、上海、南京、杭州、济南、青岛、徐州、合肥、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在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

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华中等六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巩固了陕甘宁边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根据地总人口达5000万人以上。到1940年,抗日根据地扩大为16块,加上陕甘宁边区,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拥有1亿人口,超过了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从七七事变到日军投降,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迫使日军不得不将原先用于进攻的大量兵力转用于保守其占领区,从而阻止了日军的战略进攻。

艰辛引领敌后军民反“扫荡”斗争。1941年至1942年,日军“扫荡”华北根据地时,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到万人的达132次,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达27次,并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制造大量的无人区,抗战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歼敌办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等,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大军民英勇顽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1941年8月1日,伪军包围冀中献县东辛庄,威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要她写信劝儿子投降。马母痛斥敌人说:“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最后坚贞不屈,绝食而死。1941年9月25日,在冀西易水河畔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面对日伪军的进攻,为掩护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主动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一步步退到悬崖绝壁,据险抵抗。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他们毅然砸枪跳崖,三人坠落崖底,壮烈牺牲,二人被挂在树枝上,后来脱险。人们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遭到敌人合围的危急情况下,指挥部队突围,在率领最后一批人员突围时,不幸中弹殉国。这样的民族英雄成千上万。

组织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1941年前后,日军反复“扫荡”并实行“三光”政策,企图毁灭抗日根据地的生存条件,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指出:“必须精细地而不是粗枝大叶地去组织各根据地上的经济,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是长期支持根据地的基本环节。”并提出了根据地建设和大生产运动的基本方针。如实行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商业全面发展的方针,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等等。中共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和推动了各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蓬勃发展。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各留守部队的成绩最为显著。359旅就是这一时期涌现的模范。该旅1941年3月到南泥湾,当年就开垦荒地1.12万亩,粮食和经费自给率接近80%,第二年达到90%以上。到1943年,不仅实现粮食自给,而且上交公粮近万石,养猪养羊达到了“两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目标。各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为渡过严重困难,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