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5)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5)

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指导战争的先进理论,科学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在认识和把握抗战规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抗战胜利提供了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善于运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实践。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把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指导抗战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军事理论著作中。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先进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抗战胜利的必然性。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持久抗战才能胜利的客观依据。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第一,日本是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第二,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第三,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个小国,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第四,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的,中国的正义战争却是得道多助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先进理论,以前瞻敏锐的远大政治眼光描绘了抗战胜利的路线图。《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持久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通过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其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这个阶段中,我们的作战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之。这个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对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这一套方针作了详细论述,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提供了科学的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先进理论,用科学的军事理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当抗日战争刚开始不久,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还不甚明了的时候,它清晰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回答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后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符合实际的。正是由于这些光辉著作科学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批判了对于抗日战争的各种错误认识,因而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极大鼓舞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决心。

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签字投降,中国军队进行重要战役200多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中国军队伤亡380多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多万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美国、苏联等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特别是苏联出兵东北、美国进攻日本本土,大大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都无法代替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关键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7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还没有掌握全国政权的情况下,能够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发挥关键作用,已经被深深镌刻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丰碑上;7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过浴血奋战夺取全国胜利,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纪元,同样已经载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史册中。历史、现实昭示着未来。人们完全可以预见,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样必定会成为继续引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中流砥柱。

(作者系兰州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