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福:
一颗手榴弹放翻几个鬼子
已经87岁高龄、身材高大的顾国福回忆起硝烟滚滚的抗日战场依然记忆犹新。顾国福在敌占区的家乡因汉奸和伪军横行而民不聊生,他和家人被迫逃荒来到解放区。年仅15岁的他加入新四军成为一名通讯员。在抗日战场上,他曾用步枪狙击一名日军指挥官,也曾用手榴弹炸死拒不投降的鬼子。
在沦陷区生活难以为继
随父母逃荒加入新四军
顾国福1928年9月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南城区金苏村一个贫农家庭。家里有8口人,家里人多地少,父亲靠做小买卖解决温饱。日军在连云港登陆以后,汉奸土匪到处抢劫,父亲生意做不下去。1941年,全家走投无路被迫要外出逃荒。在逃荒的路上,家里人得知顾国福的表舅在解放区工作,那里没有日本鬼子和汉奸伪军的侵扰,一家人就毅然前往解放区,在汤沟附近小张庄找了一个安身之处,从中共领导的县政府借了一些粮食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当年年底,顾国福到县政府财政科做勤务,1942年春,日本鬼子对解放区进行大扫荡。“当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顾国福说,所到之处烧光、杀光、抢光,惨无人道。1943年,为了补充部队兵力,顾国福主动报名参军,成为一支队三团(后改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通讯班通讯员。
顾国福参军时年龄不大。“年纪小也有小的好处”,顾国福回忆,在日本鬼子来解放区扫荡的时候,他经常被派去侦查敌人扫荡路线和兵力,因年纪小不容易暴露身份,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团首长和支队参谋处的表扬。
“白天是敌人的天下
晚上是我们的天下”
1942年11月,日军在淮海区开始了最残酷的“大扫荡”,出动日军第十七师团藤源联队,伪军李实甫和徐继泰两部队及伪地方武装共1万人,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政策,以沭阳为中心向四面伪化,不到三四个月就把淮海区分割成四大块。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淮海区党政军领导决定按敌人分割的四大块地区,组织新四军三师十旅和七旅二十一团一营同县以上的地方武装合编形成四个支队坚持斗争。
顾国福当时所在的一支队根据敌情,主力部队化整为零抽调一部分干部战士到各地方武装中去,组织地方武装分片区看守、盯住敌人。敌人一出据点,新四军就知道了情况。根据敌人兵力大小,研究不同对策,主动打击敌人,不让据点里的敌人抢运粮食。斗争最激烈和最艰苦时期,顾国福说,“白天是敌人的天下,夜晚就是我们的天下”。几乎每天夜里,游击队、民兵都开展“麻雀战”主动打击疲劳的敌人,打得敌伪军提心吊胆,鬼子受不了煎熬,精疲力竭狼狈撤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