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杨涛: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重大探讨(8)

“互联网+”顾名思义是互联网信息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其他部门的结合方式。这个结合方式我们理解要实现双向互动,就是基础的制造业、产业怎么样和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理解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传统的无论是农业、工业,是需要进一步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在生产、流通过程当中,一些效率问题。这个是一个什么含义呢?这个思路就跟德国的思路有点类似,看德国人不喜欢搞太多虚的互联网企业,德国人所谓的网络化、智能化,往往都是在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比如说汽车制造业、电器制造业,在它具体的环节上,在生产流程上,充分运用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这也就是对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这里面我们更多的借鉴德国经验。

第二个思路,推动新兴信息产业的落地生根。所谓新兴的信息产业,一个是基于网络,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另外出现了很多新型业态,我们叫生产性服务业,就像现在大家脍炙人口的大数据、云计算、信息软件服务业等等,所谓新的商业模式,无非就是跟电子商务发展有关的。这样的一些新东西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和金融也一样,不应该只成为一个漂浮于基础产业之上的东西,而是要扎根回来,跟传统产业进一步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在借鉴美国的教训时,特别需要注意的。美国在2000年左右,泡沫破灭的时候,倒掉的什么呢?倒掉的都是虚头八脑的互联网企业,搞一个网站就天下第一了,技术含量没有,但是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现在,美国的信息企业、信息产业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和基础产业相结合,要扎下去,要落地生根。所以,我们在讨论“互联网+”时,就必须避免两个不好的倾向

一,在讨论“互联网+”的时候,最近几个月以来,很多人把它作为一个股市炒作的概念。这实际上已经走偏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它作为一个概念炒作。

二,部分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更大的竞争利益。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避免的。做“互联网+”,并不是说我们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培育出更多的,漂浮于实体部门之上的互联网企业,让企业自己去做游戏,而是要利用他们的渠道,利用他们的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改造传统的商业模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过去,从生产到消费是一个正向的过程,生产厂商想方设法了解一下市场行情,大致确定一个生产计划,然后才开始生产,然后才销售。这个过程中,库存是很难把握的一个东西,有时候库存多了,有时候库存可能少了,即便是大企业,也很难把握。在“互联网+”的时代,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像阿里巴巴依托于电子商务的网站,是有可能把B2C(Business-to-Customer),就是企业到顾客这种过程,反过来变成C2B(Customer -to-Business),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充分了解客户的订单,客户的预期,返过来再安排生产。这个过程中,库存是有可能最小化,甚至零库存的,而库存减少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营来说,在效率上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这个直接的来看,利用“互联网+”,能够对传统产业所做的事情,因为互联网解决什么问题?核心解决的就是信息的传递问题,信息的搜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那么,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你要做生意,了解情况,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信息。从根本上来讲,解决的都是信息的问题,信息的获取是利用网络渠道,利用技术手段能够得到,信息的传递渠道可能就缩短了,渠道的成本可能就减少了。所以,我们谈“互联网+”的时候,一定是双向互动的,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落地生根,一定要避免一是把它拿去当作股市炒作的手段,另一个方面要避免成为少量互联网企业获取利益的重要推动力。

过去我们谈互联网企业,经常喜欢把它和草根创新结合起来。因为大家脑海中经常会想到,美国的这些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像软件和硬件企业,戴尔、微软等,最早都是几个从大学退学的人,在车库里搞了一个什么网站,几个人就逐渐做起来的。当时给人一个深远的印象,就是互联网企业是一个草根时代的特点,但是实际上互联网企业的业态特点,越来越像传统产业了,它已经不是一个真正草根的时代了,就是草根进去很难生存下去,一个很直观可以看的,就是变成一个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草根型的行业是不能体现资本高度密集型的,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本。现在的大企业、大的互联网企业,其实都是烧钱的企业,小一点的,属于创业期间的也动不动需要几千万美元,上亿美元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回报,所以互联网企业本身有可能出现泡沫。互联网企业在某些方面,距离草根也越来越远,这个问题在谈“互联网+”时,同样是值得思考的。

为什么要谈“互联网+”?

我觉得政府提出这一点,也是适应了当前新技术的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必然需求。那么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在我们国家是非常突出的。2014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接近6.5亿,英法德意四国的总人口才2.7亿,另外,有接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网购人群也有3.61亿,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的业态创新,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重组,拥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那么,很多人说为什么在德国,在意大利,在英国和法国出不了这种大型的国际性的互联网企业呢?从经济角度来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口基数太小,网民太少。人口基数小、网民少,对于一个缺乏用户的环境,实际上互联网企业很难发展起来,而我们国家,是拥有这么一个基础性的特点,和别的国家有差异。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也有人在批评这个现象。比如说中国人现在不看书,人人都是一个手机,有很多外国人士来到国内,走到火车上,走到地铁里,一眼望去,非常壮观,每个人举着一个手机,他会感慨,在我们老美,有些人还是喜欢拿着书看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也是装样,但是可能很多人有读书的习惯。而我们离不开移动端,离不开手机,即便有书,也乐意把它拷贝到手机里面看,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年春节期间抢红包,可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大家都不看春晚了,抱着手机去摇红包去。这从社会层面我们可以商榷,但是从经济层面,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习惯,上网的习惯,移动上网的习惯,进而也支撑了这种新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