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优化开发区模式 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构想 (2)

总结优化开发区模式 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构想 (2)

——以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

2、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经验启示

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在国外建设开发区的典型案例。该开发区由天津泰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2007年泰达进入非洲埃及投资开发建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搭建海外平台,吸引中外企业入区发展,并提供全方位服务。其通过投资支持和带动园区相关营利性产业,以形成园区的资金循环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一带一路”贯通北非起了必要的铺垫作用。

截至2014年年底,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完成建设投资约1亿美元,入园企业32家,其中中资企业27家;2014年园区投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464.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9910万美元,利润总额686万美元;园区累计为埃及政府上缴税费3050万美元。

埃及将该合作开发区纳入发展国家经济的苏伊士运河走廊规划。2014年泰达又签署了第二期6平方公里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从该经贸合作区可得到如下启示:

前期投资硬输出,后期运营软输出

中国合作开发区模式输出可分为硬输出和软输出,目前主要是硬输出,即投资开发建设。我们对此有较成熟的经验,在“一带一路”中要继续推进。

软输出具体表现在经验、技术、建园理念、思路、方案、设计、园区招商及建成后运营管理等方面。相对硬输出,软输出具有降低外国政局发生动荡时带来的投资风险、投入低回报高、周期快的特点。软输出项目的资金需求可采用驻在国合作方土地作价入股,市政基础配套资金合作方投入,园区建筑费用采取预收入园企业资金方式解决。实施软输出企业的盈利模式可采用作价入股或收取咨询费、规划方案费、建筑设计费、入园招商费、园区管理费、培训费等方式解决。

不断丰富软输出模式内涵

理念上,用发展改革创新理念统筹策划合作开发区;帮助合作方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用节能减排增效、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理念布局生产园区;用人文自然和谐理念规划建设生产、生活合一的产城结合新城市;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化结合,建设两国文化融合的空间载体。

方案上,为合作开发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海外选址、产业定位、规划设计、投资效益分析、入园招商引资方案等。

实施上,为合作开发区进行包装宣传、引进建设施工、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管理层及技术人员培训等。

资金筹集上,可采取驻在国合作方土地投入和前期启动资金投入,经策划后吸收中外入园企业投入资金运作的方式。

产业选择上,前期主攻制造业、建筑业,后期衍生出服务业,从单一的园区开发发展到多业态并存。

软输出模式类型分析

克隆复制型。根据需求,外方到国内考察选择开发区项目,由中方将其项目复制到国外,建成后由外方运营管理。

顾问型。根据外方需求选派职业经理人、相关专家,输出人才为国外开发区项目提供经营管理或咨询服务。

智力软输出型。根据外方需求和国外当地情况,组建团队专门策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合作开发区,事先为国外项目量身打造,事后为其长期运营管理,尤其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方位服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