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彭长明(2)

摘要:扎根山乡32载 做一流教师做和蔼"父亲"做致富铺路人 18岁的小伙子,还没来得及走出大山,就被乡亲们留下,成了贵州省独山县麻万镇亮洞小学十几个孩子的希望。无数个孩子走出了大山,他却一直留到了现在。如今,已经过去了32年。他说,这里已经是他的根,离不开自然也不会离开。32年,他成就了人生中最闪光的三个角色:学生们专业一流的老师,留守儿童最和蔼的“父亲”,乡亲们致富路上的铺路人,他叫彭长明。2015年5月,彭长明荣登“中国好人榜”。

2.当老师他让学生成绩排全县前三 做“父亲"他让留守儿童走出阴霾

由于亮洞小学条件艰苦,从外面来的老师很难留下,更多的时候,学校里就只有彭长明一个人。他一个人维修课桌凳,一个人走村窜寨搞家访,一个人到城里购买教学用品和学生学习用具,一个人采购营养餐食材,一个人动手给学生做饭做菜。32年来,他为学校和孩子们的事跑过教育局无数次,但从未对自己的事提过一次要求,说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他就像大山的“脊梁”,撑起了一切。 

正在上课的彭长明。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现在,他一个人带着一个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复式班,做的是平常几个老师才能做到的事,工作繁重的同时还不忘钻研,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复式教学方法,亮洞小学多次统考获得全县的前三名和麻万镇的第一名,他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点地感化着每一位孩子。他说:“其实,教育学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把你该做的事认认真真做好,这就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不用你去讲什么大道理。”这或许就是彭长明30多年来对“教育”二字的感悟。“长明老师不仅是校长,老师,还是修理工,炊事员,更是保姆,是爹妈。”一位学生家长说到。

由于亮洞小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有的甚至要两三年才能回一次家,彭长明深知这些孩子的孤独,最缺的就是父母的关爱。因此,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他还像一名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时刻把他们的冷暖牵挂在心上。据了解,2013年,正上五年级的郑启德同学,其父因病去世,让这个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彭长明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心里满是酸楚和同情,于是彭长明在他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尽可能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特殊的关照和帮助。经过一年的努力,郑启德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彭长明正在为学生盛饭。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正上高中的胡昌凯在自己的作文本里这样写到:“彭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关心和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一样的温暖,长大后,我们也要像彭老师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已经就读于河北理工大学的彭春文说:“彭老师和蔼可亲,一看上去就觉得很温暖,让我们的心里总是充满着阳光。正是在他的鼓舞下,我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在2014年,得知自己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时,彭长明很平静地说:“‘全国优秀教师’这个荣誉对我来说过高了,我所做的都是些平平常常的事;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学生们能有几台电脑和一些图书,让山里的孩子跟上时代步伐。” 

3.时常家访却没空参加自己孩子的家长会 他对家人充满愧疚

彭长明把自己全部的心血花在了乡村教育上,把全部的关爱给了山里的孩子,可是面对家人,他心里充满了太多的愧疚……

在彭长明任民办教师期间,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1989年2月的一件事。当时他的母亲不幸患骨质恶性肿瘤急需截肢,他把唯一耕田的大水牛卖掉交了住院费。在母亲住院治疗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彭长明仅在办理住院手续和接母亲出院时去了两次。“住院费手续费全靠父亲一人张罗,照顾母亲的重任就落在我妻子和两个妺妹的身上,在这期间我没有向学校领导请过一天假。可是母亲回家不到两个月由于病情恶化,不幸离开了人世,泪别我这个不孝的儿子,我从心底感到十分的愧疚。”彭长明黯然地说。 

彭长明每天都与学生一起回家。图片来源:金黔在线

彭长明在学生家中家访。图片来源:金黔在线

在他的子女读初中期间,他没有过多的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孩子学校召开家长会他都没有时间参加,因此还受到了孩子的埋怨。“既然选择了走上三尺讲台,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尽管有过茫然,不过一想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释然了。我相信我的子女总有一天会理解我的。”彭长明曾对记者这样说。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让他在贫困落后的山区坚守30余载时,彭长明淡淡地说:“因为我的根在山区,我要让山区的孩子们理直气壮的走出大山,让山区飞出金凤凰,让穷山区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