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对此,当时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坚持持久战主张,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开展专题讨论,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角度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撰文《卢沟桥战争:中日两国历史命运错位之走向》,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使中国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撰文《另一种视角:从抗日战争看中国现代化历程的顿挫与嬗变》,认为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来解读抗日战争是另一种重要研究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取得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聚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撰文《以民为本: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撰文《内生与转型: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变化》,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命运走向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对此,当时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坚持持久战主张,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
相关阅读
- “中国历史必修”是香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7-10-13
-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日军投降仪式2017-10-10
- 佟麟阁2017-09-26
- 何孔才:最光荣的岁月是参与抗战2017-09-21
- 董其武:“我的部队是抗日的部队”2017-09-21
- 郝梦龄:“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2017-09-21
- 姜立诚:为了胜利 此生无憾2017-09-21
- 孙庭江:打败鬼子 回家团圆2017-09-21
- “东方奥斯维辛”的拷问2017-09-18
-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2017-09-18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