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铁幕演说”以及发生在伊朗和希腊的有利于西方的形势变化,也影响着同期的中国国共两党领导人形势判断。
蒋介石经过权衡后,下决心放弃苏联迅速倒向美国并得到美国的呼应。[133]1946年6月28日,美国政府批准新的军事援助蒋介石的协定,延长对其租借法案期限。8月30日,蒋介石同美国政府又签订《中美剩余物资购买合约》,根据合约,美国向国民党政府廉价出售军用物资;11月4日和12月20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航空协定》。
就在铁托刚与美国建交后的两个月,蒋介石又突然采取向美国“一边倒”政策,丘吉尔“铁幕”讲演后在欧洲和远东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变严重挫伤了斯大林对蒋介石的期盼,自1927年“四一二”后,斯大林再次体会到了蒋介石翻脸不认人的政客做派。作为报复,斯大林迅速调整原来的支持国民党接收东三省的政策。
9月16日,苏联军代表尼德涅夫中将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莫斯科的重要建议,这一建议经八路军晋绥军区转告延安:依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蒋介石反对苏军进入东北三省以外的地区,他们必须撤退出目前占领的察绥地区。因此,莫斯科坚决要求八路军主力火速北开前往接收,包括他们不久后将要撤出的东北地区。这位将军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中共同苏联和外蒙之间的交通,以免将来国民党军队占领这些地区会再度切断双方的联系。克尼德涅夫将军表示,八路军务必全力控制这些地区,如果八路军需要,他们可以秘密地提供武器;即使将来八路军在抵抗国民党军队进攻时受挫,也可以靠近外蒙边界,甚至撤到外蒙去。但条件是“战略重心千万不能南移”。[134]几乎与此同时,苏联驻中国大使彼得罗夫在重庆直接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根据莫斯科的意见,中共应当“确保张家口、古北口、山海关线,防蒋进攻”。[135]与此相配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早在重庆谈判期间就作出了战略重心向整个北移 “向南防御,向北发展” 的重要决策。1945年9月19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开会,并取得当时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向全党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136]的指示。与此相应,中央要求撤退长江南北分散孤立的八个解放区,集中兵力加强长江以北的阵地,接替江苏、山东中共主力北上后的防区,准备抵抗国民党在南线的进攻,掩护中央扩大和巩固东北根据地战略。[137]“当国民党部队北出山海关时,我已拥有大军20多万人。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先机进入东北的战略部署”。[138]
必须说明,“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对中共与对斯大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前者来说,收缩战线,将拳头收拢于有苏联保护的东北,有利于抵御蒋的全面进攻,也有利于再次伸出拳头打击蒋介石。但对后者来说,斯大林则希望中共可以为他守住其在中长铁路和旅顺基地的“雅尔塔红利”,同时也可用东北地区消化中共的主力使其淡化南下统一全国的愿望。
当中共确定固守华北的战略后,斯大林对中共的支持,随美国对华干涉加深进一步加大。1946年9月30日,美军北上天津登陆,10月1日,又北上秦皇岛登陆。11月4日和12月20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航空协定》。这对已完成从东北撤军的苏联是重大刺激,这又促使斯大林急迫需要中共在东北快速扩张以抵御美国的对东北介入。10月13日,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苏共中央军委委员,特意接待了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特意转达斯大林的话:“中国共产党是勇敢的、聪明的、成熟了的,我们很有信心”。在得知中共中央准备夺取全东北时,斯大林表示“你们气魄很大”。但他不同意中共中央关于让开南满,争取背靠苏蒙朝鲜的东西北满的军事部署,认为应该在山海关方面部署15万主力部队,在沈阳周围地区部署10万兵力,他说“你把南边,特别是山海关方向抓住(长春路是商办,谁若运兵需要交涉),北面自然是你们的。东三省人力、财富主要在南边,又是门户,把这里掌握了,北面还有什么要紧。”[139]
不久,“东北局从苏军手里得到了一个大队的飞机、50辆坦克和上百门各种炮,以及南满日军武器库中可以装备十几万人的枪支弹药”。[140]此后,中共的军事胜利越来越多。
当时斯大林放手中共占领东北,尤其是支持中共控制山海关方向,首先是为了保证苏联在辽东半岛的旅顺大连港的战略利益。1945年12月23日,贝尔纳斯告诉斯大林天津有60万共产党军队,斯大林对此报之一笑,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牛皮大王。他们既夸大自己的力量,也夸大对手的力量。”[141]显然斯大林认为:仅占领东北的任务就可用尽中共的军力并使之无力南顾。
1947年,解放战争全线展开,战场形势也日见明朗。2月20~30日,华东野战军发动莱芜战役,歼国民党军7万多人,占领13座城市。5月,中共中央改变原先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案,转而提出“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计划。6月,中共军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从防御作战转入局部反攻。6月2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进入国统区。7~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8月20日沙家店战役胜利,中共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歼国民党军2.4万。毛泽东断定蒋介石国民党败局已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