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全面”思想统领下的两大部署(3)

在“四个全面”思想统领下的两大部署(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毛泽东在这里谈的也是《论十大关系》中的中国发展的平衡性问题、邓小平和目前习近平谈的也是全面和平衡发展问题。当然,平衡是有方向的,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平衡的方向是缩小“三大差别”,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物质和社会条件的问题。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平衡”是为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劳动阶级提供一个休整期,其方向是阻止其恶果的一次次革命。邓小平同志曾设想中国农业发展的平衡性通过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若干阶段。他说: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8]

两年后,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稿时他又再次强调,“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我讲过,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9]需要说明的是,邓小平所说的“废除人民公社”只是说废除了这种曾对稳定和发展中国农村起了巨大作用的公有制形式而不是公有制,在农村是集体所有制,至于未来在农业的第二次飞跃中的公有制采取什么形式,小平同志有可能有这一时期的实践,当然也不能可作出回答,但小平同志告诉我们,它至少要能包子涵集约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力。这就是邓小平对“两个飞跃”提出的“集体化”和“集约化”的标准,他说:“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10]毛泽东同志说:“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11]这个方向在我们国家始终是社会主义方向。”

邓小平说的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是对他南方讲话中提出两个阶段的改革任务在农业领域的引申。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向全党吹响了开始农业“第二次飞跃”伟大征程的进军号角,其意义不亚于一场新的革命。

“一带一路”是在“四个全面”思想统领下在国际领域引申和部署。如果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解决的是国内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那么,“一带一路”的对外目标则要推动国际社会的人类公平正义和减小世界因南北差距过大产生的“因发展而不能发展”的困境。这是马克思主义“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在21世纪的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内核是一样的。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战略问题,它更是高于战略层面并向世界宣布的一种社会主义的国际观,提出了中国人对当前国际问题的总看法,这也是我们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一贯之的对外开放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12]读了这些讲话再来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我们有了一种在新的形势下与世界人民、尤其是与第三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可从毛泽东思想及中国人民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找到源头和解释。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对外援助中坚决摒弃帝国主义模式:政治当先,利在其次。新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援非项目坦赞铁路,可谓这种对外开放世界观的生动体现。

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同年9月,中俄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规定俄国对拟建中的东清铁路有建筑权和经营权,并委派华俄道胜银行承办;铁路股票名义上属中俄两国商民(中国出资5百万两白银入股,与华俄道胜银行合伙来经营);八十年为限,期满后 铁路及其财产全归中国;自通车之日起,三十六年后,中国政府有权“给价收回”铁路。合同还规定,中国提供筑路地皮,“不纳地价”;铁路的宽度(宽轨)、行车规章与俄国国内的铁路相同;俄国有权免费运兵;俄国利用该铁路运往俄国的货物一概免税等等,使中国在铁路地段的主权丧失殆尽。1897年12月6日,沙俄利用清政府的财政困难,答应向中国借款,条件是将中俄在东北的“合同”向蒙古扩大,俄政府要求签订一项条约,规定:第一,俄国拥有在满洲和蒙古修建铁路和在上述地区经营工矿业的独占权;第二,中东铁路公司有权修建一条通往黄海、通到营口(靠近辽河口)以东的任一港口的支线;第三,俄国可以在它任意港湾修建港口,一切悬挂俄国国旗的船只,均有权驶入。[13] 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张荫桓与沙俄驻华代办巴甫洛夫在北京签订此约共9款。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允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租与俄国,租期25年,期满前可由两国相商是否展限延长;(2)租借地内地方行政由俄国主掌,中国不得在此驻军;(3)租借地以北设立“中立区”,其行政由中国官员管理,中国军队经俄国同意后始得入内;(4)沙俄可由中东路某站(后选定哈尔滨)修一支钱至旅顺、大连;(5)旅顺口仅由中俄两国船只使用,他国军舰与商船不得入内。同年5月7日,清政府代表许景澄同沙俄代表莫拉维诺夫在彼得堡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不得将中东铁路支线所经地区的铁路权让与他国;(2)不经俄国同意,清政府不得将“中立区”及沿海口岸让与他国,亦不得将“中立区”内的铁路、开矿及其他工商利益让与他国。此后,旅大地区成为沙俄的殖民地,东北三省成为其势力范围。[14]1898年8月中东铁路破土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北部干线(满洲里到绥芬河)和南满支线(宽城子至旅顺)及其他支线,全长约2500多公里, 1903年7月14日,铁路全线通车。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