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东北发展新一轮机会

把握东北发展新一轮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的眼中,东北从“老大哥”形象变成了灰头土脸的“老大难”。2014年的一份“经济成绩单”再次让东北地区成为媒体口中的“经济塌陷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号角已经响起,东北未来的发展有何机遇?如何重新起航?本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为“再振兴”积累丰富经验

2003年,国家开始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十几年后的今天,东北经济滑坡、人口外流等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面对东北再振兴的蓝图,一些人并不看好东北发展的前景,甚至认为此前十几年的振兴东北计划是失败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该如何认识上一轮的东北振兴计划?两轮“振兴”又有何关系?

“我认为不能断然评定上一轮的振兴计划是失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他认为,制约东北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产业结构有失均衡;二是本身活力不够,存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在上一轮振兴计划中,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东北以重化工和资源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赶上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这种产业结构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吻合,东北经济得到了发展。“在当时的背景下,从企业角度而言缺少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也为东北地区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的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养老保险并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取得突破、积累经验后推向全国,为全国发挥了重要试点示范作用,产生了全局性重大影响。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决策是正确的。特别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恢复,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看来,前一个阶段的“振兴”为未来的“再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李政表示,未来东北面临新的转折点,要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走上新转身与再腾飞之路;要么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惯性下滑,一些产业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被淘汰出局,进而影响到就业、民生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