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4)

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4)

四、1944年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举行时间上先后不一,地域上此起彼伏,规模上由局部反攻向全面反攻过渡,作战形式融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于一体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战略反攻形态。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攻作战缺乏主动性、全面性,只局限于西南一小隅。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法西斯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步步逼近日本本土。日本帝国主义为坚持所谓“本土决战”,在中国战场上,不得不开始采取对美英盟军作战为主,对国民党军队作战为从的战略收缩,放弃湘桂线及粤汉线大部,将在南方的作战主力向华中地区集中,再准备转用于上海、山东半岛、朝鲜沿海,及用于确保华北和东北;在上海以南沿海,除在广州、香港留置少数日军兵力外,其他日军部队亦同时北调。日军这次战略态势的调整,是日本自发动侵华战争以来,由战略进攻转到战略保守,再由战略保守转为战略收缩的又一次军事战略大转变。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实际上即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政治、经济危机。为适应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1944年底,国民党军在昆明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将机动兵力编成4个新的作战兵团,而且至1945年春,国民党军装备的美械部队已达35个师,并陆续得到外援,新编兵团也已在西南省份编组和部署完毕。但是,国民党军并未适时向日军发动战略大反攻作战,而准备在日本投降时迅派军队先行抢占上海、大沽、广州、青岛、汉口等要地,直到1945年4月后,广西日军沿湘桂线向湖南撤退,国民党军仍不敢追击。至5月后,国民党才以第三、第四方面军主力尾追日军,但仍避免与日军交战。5月下旬收复南宁,6月下旬收复柳州,7月下旬收复桂林。8月上旬,撤至全县附近的日军,以两个师团向国民党军实施以攻为守的反击,双方伤亡严重。至17日,国民党军收复全县,而日本政府已于15日宣布投降。另外,在此期间,国民党军于湘西宁乡、益阳、武冈和新化地区防御作战,都不具作战反攻的性质,而在进入广西后才制定的向广州方面的反攻计划,也由于日本投降而未及实施。

上述史实表明,从略相持阶段1941年起,蒋介石国民党始终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的胜利上,在代号为“白培计划”的所谓中国战区总反攻计划中,也没有国民党军于中国战场独自主动地向日军进行全国战略反攻的内容。

中国战场战略大反攻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敌后解放区战场上。敌后战场从1943年8月的林南、卫南战役起就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且在苏联红军实施远东战役的同时,即已将持继一年半之久的局部攻势作战,发展成全面反攻,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最后一战”,取得了歼敌39.8万余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多座的重大胜利。然而,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在蒋介石的指令下,加速从西南大后方空运至华北、华中和华南抢占战略要地,对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的对日大反攻不但不予协同配合,反而采取无理阻挠和破坏,甚至与日伪军暗中勾结,进攻八路军、新四军,致使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大反攻作战,在9月2日日本于投降书上签字后,仍持续到1945年底。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帮助下垄断了受降权,对原日军侵占的重要战略地点,除东北及张家口、承德、赤峰、多伦、古北口为我八路军解放外,其余大多为国民党军抢占。

整个八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战斗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己付出322万多人的重大伤亡(12)。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国民党军队的(13)广大爱国官兵,他们违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愿望,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样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转引自井上清:《天皇战争责任》,第8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参见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第1卷,第178页,东京,朝云新闻社,1978。

(4)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绘萃》,第97页,北京,海潮出版社,1988。      

(5)《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四,第608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印。

(6)《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

(7)中央党档案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145-146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 转引自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史料选编》,第11辑(内部本)。

(9)[日]《支那事变.陆军作战》(2),第299-304页,东京,朝云新闻社,1983。

(10) 参见蒋纬国总编:《抗日御侮》,第10卷,第44-45页,台湾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78。

(11)参见中华民国国防部史政局编:《抗战简史》,上册,第288页,1948。

(12)参见国民党军总参谋部编:《八年抗战经过概要》,第285页,1948。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