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转型的关键:从“不”到“有” (2)

中国外交转型的关键:从“不”到“有” (2)

“有”外交代表着中国外交的下一个历史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有”外交不是“有所作为”所能概括的。“无”和“有”是中国哲学的深刻概念。不了解这些概念,就无法深入理解为什么在一段历史时期要“不”外交,而今后的中国外交为什么需要“有”外交。

“有”外交是与中国的巨变和世界的巨变相适应的外交,是因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开展的外交,是对过去的“不”外交的改变和革新,是日益全面的外交,是竭力克服局限性的外交,是根据世界的变化而进行的外交创新。

 目前,中国的“有”外交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在发展。与“不”外交相比,“有”外交反而要更加谨慎、更加务实、更加低调。当然,更加谨慎、务实、低调不是“韬光养晦”的继续。

“有”外交是“大国外交”。大国外交的中心是大国的国际领导作用。比如,在大国协调中,尤其是多边协调中,中国必须发挥国际领导作用。中国需要国际领导权。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是关于主导的,是关于治理(有时也叫做管理)的。但问题是,谁主导谁?谁治理(管理)谁?原来中国说“不称霸”以及其具体化“不带头”。但这个世界的国际体系中的任何成员,即使是小国,也不知什么时候在一些议题和领域就不得不“带头”,即充当国际领导。中国主持六方会谈、建设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起成立“亚投行”、2016年还将轮值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这一切其实就是在担当国际领导。今后,中国会在许多全球和地区事务上发挥领导作用。

必须明确与世界秩序之间的关系

用三个字来说明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

一是“拆”,即“革命”或者“推翻”旧的秩序。中国在改革开放年代最终放弃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国际秩序的批评甚至挑战,转而理解、接近和参与这一秩序。

二是“修”。早在毛泽东生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恢复了在联合国,包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在全面参与了既有的国际秩序后,就逐步开始了对这一秩序的结构及其治理方式的影响、改造和塑造。中国既不是激进地对待这一秩序,也非仅满足于这些小修小补,而是务实而合作地推动“国际治理体系的变革”。也就是说,中国变成“改革”现存的国际机构和国际制度的力量。当然,中国对不同事务的态度并不千篇一律,有的更强烈一些,有的更保守一些。这也不奇怪。

三是“建”。中国认为,旧房子需要修,小修大修都是必要的,否则无法再住人,但不建议拆除旧房子。然而旧房子毕竟不够住且缺少新功能,即使装修过也是不如意,不适应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于是中国主张还是要新建各种全球(国际)机构。当然,中国也认为,这不要被视为“另起炉灶”,新与旧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最终都要纳入统一的全球框架之下。

进入“修”和“建”时期,中国显然已不能只是“不”外交,而必须进行“有”外交。无论是“修”还是“建”,我们的不变的立场是不接受只占世界人口少数的西方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或控制地位,并致力于世界秩序或全球治理的民主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