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深厚根基
从一个来自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蒙古族姑娘,到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新疆班2011级学生、校学生会主席,艾尔登才次克说,是学校为新疆班学生搭建的各种舞台,让她这个来自草原的青涩女孩成长为自信、优秀的青年。去年春天,艾尔登才次克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父亲,随新疆家访团来到学校,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由衷地感到欣慰。
内地民族班的历史要回溯到1984年。当年,中央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状况,提出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举办西藏班的意见。随后,内地民族班的序幕随之开启,一批批少数民族学生的命运也因之改变。
时至今日,内地民族班已形成了涵盖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预科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办学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新道路。
通过内地办学,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民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民族地区的同志们说,这在以前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举办内地民族班,不仅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内地西藏班已累计招收初中生4.64万人、高中生3.45万人、中职生0.84万人,本专科生2.3万人。内地西藏班办学30年、中职班办学5年来,内地学校为西藏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成为西藏教育、医疗、交通、部队等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西藏各地区乡小学几乎都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的身影。
内地民族班似乎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内地民族班规模、结构、层次、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尤为明显。
2013年度“最美乡村教师”墨脱县帮辛乡完小教师格桑德吉,全国人大代表、“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江勇西绕,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斯朗卓玛,向云南地震灾区捐赠5吨切糕的“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等,无一不带着内地民族班的深深烙印。
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的西藏山南地区教体局局长赤列边巴说,内地民族班就是少数民族群众“远方的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