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3)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3)

四、加强科技创新,为互联网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习近平同志说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2000亿美元互联网软硬件,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和硬件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大患”,加强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已成当务之急。

1.以国有互联网产业为主、民族互联网产业为辅,构建集平台、终端、服务和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的“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智能终端及其操作系统软件的发展。着力打造良性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加强对智能终端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全检测,加大对移动互联环境下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创新管理;实施科学定向、适度倾斜的创新保护政策,支持国有产业主导、民族产业补充,构建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态体系,鼓励开发平台的健康发展。

2.在国有互联网产业的主导下,以服务创新和应用升级为目标,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包括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环境等平台级软件和浏览器、应用服务等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大创新技术与应用内容的整合力度,探索符合网络信息多样化、普泛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特征要求的新业务。

努力提高对电子元器件、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的研制。我们要利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数量庞大的智能终端和用户群优势,帮助国家互联网产业向智能终端产业链条最上游电子元器件、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拓展,自主研发或联合国内顶尖的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确保研发出来的“核高基”技术和产品得到产业化应用,形成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的良性循环,助力国家摆脱对欧美核心技术的控制,实现“中国制造”的更高层次飞跃。

3.以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服务为牵引,带动产业实现云计算、云建设、云模式、云解决的有机统一,使我国互联网产业向高端发展。围绕政务、文化、教育、医疗、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在线服务,运用云计算服务提高国家管理水平;根据企业和行业专有云建设需求,加快专有云解决方案研发,支持开发符合行业特点的云模式应用软件;支持拥有高性能处理平台的企业联合拥有大数据资源的机构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并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等大数据服务。

4.建立中国特色和全球化要求相结合的互联网行业标准体系。目前,互联网行业标准基本由西方国家制定,从产业标准、软硬件检测、运行监控、服务评判等方面均不得不执行西方的标准体系,这样势必影响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严重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行业标准制定权是互联网产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该立足于现有条件,疾步奋进,尽快着手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特色和全球化需求的互联网行业标准体系。

5.构筑健康的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开发的核心要素是人,因此,我们要从专业、项目、资金、就业、宣传等方面引导科研院所、高校、技工学校对互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家应设立互联网技术人才奖项,以鼓励互联网技术人才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激发互联网产业技术的研发潜力。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IPv6(地址空间大、报文处理速度快、吞吐量大、安全性高、服务类型多、协议演变和扩充功能强)技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当前,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些突破,但是离占领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沿阵地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培养大批下一代互联网人才,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提供人才储备,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迫切任务。

结语

互联网是极端重要的意识形态斗争阵地,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他说:“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自己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尽管我们和平发展对世界是巨大的积极因素,但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并没有改变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偏见和敌视,他们正利用互联网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兴风作浪。因此,我们只有从各个方面加强互联网管理,才能掌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