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和”理念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5)

传统文化中的“和”理念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5)

安居乐业:和平发展的百姓观

《道德经》中有个迄今光芒四射的思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5]意思是,理想的统治者不应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愿望,而应以老百姓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那么,社会统治者或曰管理者,应当顺应老百姓什么样的意愿呢?老子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之厚,是以轻死。”[16]百姓之所以遭受饥饿,往往是由于统治者收税太重;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往往是由于统治者干涉太多;百姓之所以会用生命冒险,往往是由于统治者对老百姓搜刮的太厉害。所以老子主张,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就必须少私寡欲,不要去夺取那些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损害老百姓。这里,反映了老子的百姓观,是中国民本观的思想嚆矢,也是今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源头。

千百年来,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一直是中国士族和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无论是孔子推崇的“大同世界”,还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园”,都把社会安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目标和理想。但从中国历史来看,商周以降,社会稳定经常出现一个脉动性表征:当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顶住了北面(包括西北和东北)方向少数民族的南下浪潮,彼此进行交往、战争和融合,人民则享受太平盛世、丰衣足食;当中原王朝势微衰落、内部矛盾严重时,往往爆发农民大起义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内战,而这时北方民族也往往大举进攻中原,结果均造成了民不聊生、游离失所。曹操有首《蒿里》诗,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四句,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董卓之乱造成的民间惨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思想家到统治者都不主张滥用兵。老子推崇用兵“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17],孔子主张“慎战”[18],墨子则明确提出“非攻”[19],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孙子则用“久暴师则国用不足”[20],指出了滥用兵之危害。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并强调“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21]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没有“好战”基因,即使战争也是迫不得已,目的在于止战。消除战争,实现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沁入中国人骨髓血液里的孜孜以求,尤其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奋斗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鲜明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22]这是对国际社会的一个庄严宣示、一种以正视听,也是一种郑重承诺。建国6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久享太平,衣食日渐丰膏。人民对这个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倍加珍惜,也化作了拥护和支持国家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共识和共力。今日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根本愿望所在,也是团结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事实表明,中国的政权性质、历史传统、时代环境、发展条件所决定,决不能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发展,而只能靠对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来发展;中国的国情、中国国家的性质、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华民族的基因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和平的发展,中国发展起来必然促进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面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鼓噪和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担心,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中国真正崛起了,真正发展强大了,“中国威胁论”才会不攻自破。

[1] 张载:《横渠易说.卷三》环球商学院资讯网,2011-11-22。

[2] 老子:《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六十四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

[3] 习近平:《习得(天下篇)——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人民海外版第5版,2014-05-29。

[4] 老子:《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五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5] 《传世百部名著之尚书》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6]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页。

[7] 欧阳修:《易童子问上》周易研究中心,2006-08-25。

[8] 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国青年网文化中国,2009-07-28。

[9] 房玄龄:《贞观政要·论征伐第三十五》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10] 《尚书.多方》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12-12-02

[11] 《中庸·第二十章》中国知网,2014-09-16。

[12] 《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13] 《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颜渊第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6页。

[14] 《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天下第三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页。

[15] 老子:《诸子集成.道德经.四十九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16] 老子:《诸子集成.道德经.七十五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页。

[17] 老子:《诸子集成.道德经.三十一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页。

[18] 孔子:《诸子集成.论语.述而第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页。

[19] 墨子:《诸子集成.墨子.卷之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页。

[20] 孙子:《诸子集成.孙子.作战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21] 李世民:《贞观政要·论征伐第三十五》)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461页。

[22]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05-15。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