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光在延安的抗战岁月(2)

肖劲光在延安的抗战岁月(2)

●组建留守兵团

洛川会议结束后,外公回到延安着手组建留守部队。1937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对内改称留守兵团,并决定由外公担任留守兵团的司令员。

对于留守兵团的建设,毛主席强调,要把这支来自各方面的比较散乱的部队,建成一支具有很强战斗力、打不烂、拖不垮的正规兵团,关键就在于按照古田会议的精神去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团结。他还要求外公每天晚上到他那里,谈谈部队的情况,汇报工作。外公每回忆至此,深有感慨地说:“毛主席日理万机,工作繁忙,却那样地关心留守兵团的建设,这使我感到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1937年12月,留守兵团召开了第一次兵团首长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还风趣地拍着外公的肩膀说:“我在延安,就是靠留守兵团吃饭。” 在会上,外公提出了“任务重于生命”作为留守兵团的行动准则,号召留守兵团的全体指战员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随后,留守兵团便投入了紧张的剿匪战斗。

此外,留守兵团还担负着守卫黄河河防、阻止日军西渡的艰巨任务。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外公提出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实战中,各部队总结了两条有效的经验:一条叫“半渡而击”,就是说,在敌人未到达我火力地带以前,要善于隐蔽,顶住敌人大炮、飞机的狂轰滥炸;待敌人进入我火网,就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火力,大量杀伤敌人。或击敌于岸边上船处,或击敌于航渡中,或击敌于登陆之际。另一条叫“主动出击”,就是说,不能采用单纯防御的战术,而要选择时机,于战斗前,或于敌人溃逃的时候,派出精悍得力的部队,到河东去袭击敌人,以配合正面的防御部队。

留守兵团自成立后,在晋西北、晋西、晋西南八路军的配合下,先后对日作战达七十余次,给敌人以严重打击,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宁。

●与“双拥”共建的渊源

在延安,外公非常重视留守兵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增强团结的教育。1942年前后,留守兵团与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中央西北局关系不够协调,产生了一些小的矛盾、纠纷。针对这些问题,外公责成留守兵团政治部编写了《拥护政府爱护人民讲话材料》,对部队进行拥政爱民宣传教育。他还主持研究起草了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具体开列了留守兵团各级军政机关必须执行的12个方面的内容。同时,留守兵团还制定公布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拥政爱民公约》。

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导下,1943年的春节,陕甘宁边区的“拥政爱民”活动、“拥军”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外公组织留守兵团机关部队的领导,分头到部队驻地群众中走访,送医送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边区政府各级行政部门也全面检查各村镇优待抗属、烈属和退伍伤残病老革命军人的情况。

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陕甘宁边区的这些做法,号召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这一活动,“双拥”从延安迅速发展到各个抗日根据地,从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双拥”热潮。自此,“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为党和军队的一种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