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刘国娟(2)

摘要:刘国娟是一位抚育四个养女和两个亲生女儿的伟大母亲;也是一名从五十元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商场女强人。从出身贫寒的农村妇女,到拥有百万资产的成功企业家,50多年来,刘国娟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好事,秉持着“勤俭持家、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优良家风,以博爱之心回报社会。多年来,连刘国娟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捐赠了多少金钱和物品,对于她来说,做这些事情就是生活的常态。2015年5月,刘国娟荣登“中国好人榜”。

3.仁义商人:给两百个职工一个温暖的家 

陈燕玲,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刘国娟支付了她所有的学费。毕业后,陈燕玲从河南来到宁波,一直在刘国娟店里工作。“刘阿姨就像我亲生母亲一样疼我,每次生病她都急得跑前跑后,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图片来源:镇海文明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国娟从贷款50元卖棒冰起家,摆水果摊、开小店、建超市……如今,她拥有4家超市和一家加工厂,员工200多名。

1992年,她看到了商机,开始做起超市生意。“人家来打酒,我总要把瓶子灌满;买一斤糖,总会称1斤1两……”零零总总,刘国娟开办的超市好名声远近传播,生意也越来越好,“经常有人排队来我家打酒。”这大概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如今,她在宁波已经开了4家依木超市和一家加工厂,员工有200多人。

刘国娟在自己的超市内查看商品。 图片来源:人民网

从第一次招工开始,刘国娟就善待员工。1993年,为员工办养老保险的企业在宁波凤毛麟角,刘国娟已为店里的每一名员工办妥了。

2008年,澥浦镇保安陈天荣勇斗歹徒受伤,刘国娟得知他妻子是依木超市员工,不仅解决了他的部分住院费,还让他妻子带薪回家照顾丈夫。有一年,一名员工家里1000多箱葡萄滞销,刘国娟花3万元买下,送给了敬老院。

刘国娟也要求女儿们善待员工。养女小竞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公司生产蚕丝被,最初销路不好,想裁员,被刘国娟制止:“要和职工同舟共济!”

刘国娟多次讲到爷爷刘根堂对自己的影响,她一直牢记爷爷“不要给子女积财,要给子女积德”的家训。爷爷在上海成了老板后,对店员如同儿女。爷爷去世时,很多昔日店员从上海赶到贵驷送别。她很早就立志做像爷爷一样的商人。

4.慷慨女侠:敬老院的“常客” 灾区的“救星” 

刘国娟到敬老院探望老人们。图片来源:宁波文明网

在刘国娟身上,中华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直是她的坚守。婚后不久丈夫八兄弟要分家,她没有要老辈的财产,却主动承担赡养年迈婆婆的责任,对年迈的婆婆,她几十年如一日尽孝照顾,让老人安享晚年。她是周边几家敬老院的“常客”,每到传统节庆日,她都会尽其所能给老人们送去吃的、穿的,给老人们带去节日的祝福,二十多年从未落下,敬老院里的老人都亲切地赞道:“国娟是阿拉好闺女。”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是对刘国娟最好的诠释。她就是这么一位爱心妈妈,在与人为善的道路上一直坚定不移地走着。她曾经用卖棒冰的钱资助他人,给路遇的陌生小学生买过书包。有一年摆水果摊,一名顾客把金戒指遗失在她摊头上,她刊发招领启事,物归原主。她曾出资帮生活无着落的老人办起小店,为贫困老人定期送去资助金。2003年的夏天,刘国娟和丈夫合计着为女儿们买了台立式空调。刚买来还来不及装上,热心肠的刘国娟听闻澥浦镇敬老院没有空调,就把自家的空调搬去了。

她的爱心还延伸到国内许多地方:1998年长江洪水,她捐款;从电视上看到山区儿童上学难,她资助;四川南部孩子生活艰苦,她又捐赠童鞋、衣服、书包;江西老区孩子生活困难,她通过区工商联送去5000只书包;2013年10月,余姚突发大水灾,她一连4天为灾区送去价值40万元的救灾物资,每天都是一卡车……她结对资助江西、安徽以及本省贫困学生十多名,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刘阿姨真的很好,我读小学起她就一直资助我念书,我想放弃,也是她一直劝我读下来。”曾得到刘国娟资助的陈卓毕业后在刘国娟的超市工作,几年前刘国娟还让她把快80岁的奶奶从老家河南接来宁波一起照顾。

  2013年余姚大水,刘国娟为灾区送去价值40万元的救灾物资。图片来源:宁波文明网

从做小买卖开始,她从不对顾客斤斤计较,卖东西常常给人加上一点,遇到钱不够的买主就大度地“算了”,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老人“打折”。现在生意做到一定规模了,刘国娟更“慷慨”了,超市里刚进的几百只电暖宝,她全都送给了镇里的老人;听闻哪里有灾情,家纺店里的被子就一车一车地往外送。

多年来,连刘国娟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捐赠了多少金钱和物品,对于她来说,做这些事情就是生活的常态,她从不刻意地统计。她豁然地说:“我没考虑过生意上的盈亏,我生也不带来,死也不带去,我常常想自己赚两万就给别人一万。”

刘国娟的大爱发自内心,正如她自己所说,自己是苦出身,所以特别能体会困难群体的苦处,很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耳濡目染中,刘国娟的养女和亲生女,甚至员工、结对的学生,都浸染着优良品格。2008年南方遭受雪灾,养女小竞将自己厂里生产的蚕丝被运往灾区。她说:“是妈妈教导我要帮助他人。”近几年,她年年都给自己企业所在地江苏南通的一家养老院送去蚕丝被。养女小敏和丈夫去年给家乡镇海贵驷镇捐赠了一批价值不菲的摄像头。女婿说:“妈妈几乎把一切献给社会了,我们要向妈妈学习。”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