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政治上的“两面人”:贪官AB面的八个特征(3)

认清政治上的“两面人”:贪官AB面的八个特征(3)

屡禁不绝,两面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两面人”形成的原因,究其实质是用权任性,实质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目无法纪、监守自盗的形象,实质上就是“一面人”。这些人以台上的“光辉形象”为掩护,私底下去干那些违反党纪国法的龌龊勾当。他们心里面只有个人的私欲膨胀,只有家族集团式的贪污腐败,任性而为,肆意横行。所谓台上的慷慨陈词只不过是装点门面,混淆视听而已。

中国纪检监察报对此分析,“两面人”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制度、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两面人”现象在党内民主缺乏、权力过度集中、个人专断盛行的地方尤其突出。在这些地方和单位,干部的升迁往往牢牢掌握在作风霸道的“一把手”手里。当“一把手”的个人喜好大过了各种制度,超过了组织纪律,便极易败坏政治生态。试想,正直不阿、老实做人的,被视作迂腐无能;投机钻营、逢迎拍马的,反而步步高升。这种导向下,想要有所进步,只能曲意逢迎,怎么会不产生“两面人”?

其次,“两面人”现象容易在“潜规则”盛行、显规则式微的地方出现。如果一些人干了违反纪律、无视规矩的事,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能获益。长此以往,只能导致恶性循环,让党员干部有样学样,践踏法纪,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第三,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让“两面人”现象有了市场。“两面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欺骗性很强。可即便如此,也逃不过干部群众的火眼金睛。

“两面人”借助“面具”混进各级岗位后,整日唯恐被揭穿,往往竭力打造各种“圈子”,大搞选边站队、亲疏远近,整天琢磨拉关系、抱大腿,形成利益同盟,严重败坏所在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贻害无穷。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曾经撰文指出,“两面人”的分裂人格是一种政治病态,即使有拖延时日的苟活,也迟早有自取其辱的一天。那些一边大唱反腐倡廉高调,一边大肆腐败敛财的官员,纵能够蒙混一时,终不能骗过一世。对于具有分裂人格的“两面人”官员而言,“天使”的假脸总有一天会被撕破,“魔鬼”的真脸总有一日会被曝光。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给“两面人”做派“号脉”

做“两面人”、搞“两面派”的实质,是对党失去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中央对此问题洞若观火。

2014年9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在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失德现象严重,台上道貌岸然、台下乌烟瘴气,戴着假面具、成为“双面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他强调,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要,修身做人就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党员干部必须懂得,当了官不等于品行过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一定要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

如何治理“两面人”现象?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两面人’是典型的伪君子、两面派。”领导干部本应为社会作表率,可“两面人”说的和做的“泾渭分明”,一旦“落马”,造成极大反差,形成极强“撕裂感”,给党和政府带来政治上特别是形象上、道义上的巨大损失。

“治理‘两面人’现象一定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有纪检监察办案人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违反纪律就及时处理,铲除“两面人”的生存土壤。

“‘两面人’做派只能得逞于一时,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党和人民群众揭露。”姚桓称,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干部的教育、考核、选拔任用、监督等得到全面加强,这对于消除“两面人”现象意义重大。他建议,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干部,不给“两面人”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