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吹响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号角。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的大好时期,地方科学院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肩负起推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使命。
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明确科技创新和改革的方向。按照“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基本要求,地方科学院应主动投身到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结合自身实际和需求,深入探索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评价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改革,全面打破不合时宜的制度束缚,以全新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创新动力与活力,促进形成本单位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地方科学院的功能定位。要实行有别于高校、企业、科技国家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创新链、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突破口。与高校、科技国家队相比,地方科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结合更紧密,机制更灵活,对市场反应更灵敏,与企业联系更密切,在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结合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强项在于工程化研究、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未来发展中,地方科学院应继续扬长避短,把工作重心放在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上,集中于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做大做强,打造地方科技创新的综合型基地。地方科学院肩负着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既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的研究,也不能局限于组织实施某一项任务,而要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科技创新事业的火车头、创新驱动的排头兵和支撑区域创新的引擎。为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江西省科学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重大创新突破,提出了“35321创新工程”发展战略,即构建“三纵五横”(产前、产中、产后为纵轴,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对外合作和现代管理为横轴)的创新工作网,同步建设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院、科学知识传播院“三院一体”的创新型科学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对外合作的两大突破,打造一流的省级综合型科技创新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