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网络潮起云涌的时代,一个与战争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焦点话题——网络空间作战,正走入人们的生活,走向战争的前台。随着“网战”“网络司令部”“网军”等一个个军字号的作战实体露面,网络军备竞赛已战鼓声声,由暗到明,传统战场被罩在一张张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之中。虚拟的网络,真实的战争。一个国家若把不住“网络安全”的大门,一个小小芯片都可能成为敌人的“轰炸机”,国家安全和发展就无护航之盾;如不注重网络强军,“能打仗、打胜仗”就不可能落实到位。
“网战”左右战争胜负
网络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在军事领域的延伸更是张力凸显,网络空间正迅捷成为“网战”的大舞台。网络自诞生就紧连战争,现代网络的鼻祖“阿帕网”,实质上是军用实验网络。从网络到“网战”,演绎的是战争活剧,牵引的是国家安全战略脉动。美军首任“赛博空间司令部”的司令基思·亚历山大上将,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络是继海洋和太空之后的“新军事前线”。的确如是,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军事机器的“中枢”,“网战”正逐渐撑起战争胜负的“大旗”。
网络向战场的不断延伸,使“网战”成为战争发展的必然,网络空间作战在战争中的作用也越发显现。“网战”能够左右战争胜负,是因为信息化战场上,各种作战要素都通过网络“相知、相融”,凝结成高度一体化作战体系,作战行动呈现空前的体系性,这使“破网瘫体”成为信息化战场上一种新的制胜定律。正如美国军事预测家杰姆斯·亚当斯在《下一场世界战争》一书中预言:在未来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
从机理上讲,网络空间作战的根本目的是破坏战场网络的核心属性,降低网络对敌联合作战行动的支持作用。作为联合作战重要手段,网络空间作战主要围绕联合作战目的,对敌指挥控制网、预警探测网、情报侦察网、通信网、业务保障网等节点进行入侵、破坏,使其无法稳定运行、发挥应有功能,破坏敌作战要素的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瘫毁敌作战体系。战场网络通常与互联网物理隔绝,高度机动性却决定其具有无线传输特点,这就为网络空间侦察、入侵和破坏开启了一扇窗。分布式配置的网络侦察设备可以自由截获目标网络信息,分析研究其网络协议及密码,一旦成功,就能以无线方式入侵目标网络,尽情实施网络窃密或病毒攻击。即使无法掌握其协议和密码,也可利用强烈的干扰信号压制其无线信道,扰乱网络稳定运行。还可以通过特种行动在网络设备中预埋病毒,战时根据需要触发病毒,造成系统瘫痪。高功率微波武器、电磁脉冲武器也是网络设施的终极杀手,传统精确打击、兵力袭击也能在关键时节达成网络实体瘫痪目的。
有人说信息化作战“无网不胜”,但有网未必就能取胜。因为,从制胜的因素上讲,网络只是作战之“器”,决定作战胜负因素的则是运用武器之人和创新的作战之“术”。网络时代的战争,更注重人与武器的结合,强调人与网络空间的融合。“器”、人、“术”三位一体,构成网络空间作战的有效“组合拳”,“无网不胜”才会成为可能,“网战”左右战争胜负才有立论基础。网络空间作战平战界限模糊,要打赢“网战”,必须深入研究平战特点,准确把握作战规律,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都要注重发挥网络的作战效能。在“器”的发展上,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制胜利器,为战争胜利创造条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培养人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思维能力,依靠人才精英方阵,决胜“没有硝烟”的网络战场;在“术”的创新上,确保网络空间作战指导的科学性,全面推进战法创新,以“术”制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