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

以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当前国内外社会各界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大多持积极评价,然而也存在不少疑虑和误读,比如国外部分学者担忧“一带一路”会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目的是重新划分从太平洋到欧洲的经济版图,同时遏制美国并将其赶到大西洋。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对抗欧亚经济联盟机制。此外,有媒体将“一带一路”简单等同于沿线国家买卖产品,还有媒体将“一带一路”自娱自乐化,将其看作是简单、片面地与沿线国家打交道。

以上各种对“一带一路”的疑虑、误读,归根于战略思维的缺乏。“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因此,必须以战略思维加大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一、用战略思维研究“一带一路”,要有宽广的眼界和世界视野,把握空间上的全局性,研究“一带一路”是适应国际国内局势,把世界发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战略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和全局性,其基本要求是看问题、做事情要胸怀全局,通观全局,把握全局,处理好全局中的各种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全局性表现在空间上,是指从整个大的系统上去把握全局,从整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等大的系统上去纵览局势的变化。亚洲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要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因此,用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首先就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深刻理解“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是符合时代潮流、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深层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扩散,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世界各国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也在深刻调整,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潮流,致力于推进更加开放的区域合作,维护世界自由开放型经济贸易体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旨在促进市场的深度融合、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推动沿线各国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均衡、普惠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