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3)

以战略思维做好“一带一路”研究(3)

三、战略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系统性。以战略思维加强“一带一路”的研究,要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眼光,深刻理解“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关涉海内外、需要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研究系统工程。

从发展实践而言,“一带一路”实际上是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的相互融通与转型升级。它的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空想,而是能给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实惠的国际合作倡议,是在坚持普惠原则的基础上,让沿线各国和地区都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获得最大利益,这样才能可持续地将此战略贯彻落实。

从发展理论而言,“一带一路”的实质,是在达成国际政治共识基础上的区域发展观,是总结国内、国外发展实际,适应新发展要求的产物,其对内是继承发扬了新中国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观;对外则是在形成国际政治共识基础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倡议;这种区域发展观,统筹和综合运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可称之为“区域协同发展观”。

因此,应当以战略思维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用肤浅的、近视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要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的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战略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国际性合作倡议,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仅立足于当前,更是着眼于长远,任何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搞短期效应、短期化行为的,都是相违背的。

(二)不能用封闭的、保守的态度来开展“一带一路”的宣传工作,既要加强自我宣传的力度,也要加强海外传播的力度。要将“一带一路”宣传工作扩大到非沿线国家,加大海外传播力度,避免对“一带一路”的自说自话式的宣传。切忌简单地将“一带一路”进行区域分割,要处理好沿线国家和非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不能用碎片化的、零散的方法来研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要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关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倡议,而且是关于沿线国家甚至世界更多国家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政党以及国别、外交、外宣、宗教、法律、民族、民俗、文物、军事、安全、教育、民生、环境、互联网、大数据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合作倡议。各级科研院所、智库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校应该突破单视角的理论学术视野,系统深入地从多学科、多领域地对“一带一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议开设“一带一路”研究专题,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国际语境的理论学术成果。同时,各级各领域智库单位也要出产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库咨询报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