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考”

用实际行动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考”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了北京发展史上首次由“聚”到“疏”的重大深刻变革,吹响了由“分”到“合”的时代号角,是一次跨区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大考。如何应对这场大考?宣讲报告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帮助党员干部全面领会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行动纲领。

7月23日,北京行政副中心通州。随着一阵热烈掌声,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关于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的首场宣讲拉开序幕。听完报告的300多名通州党政领导干部对未来满怀憧憬:“我们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建设好行政副中心,使‘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的美丽成为现实!”

从行政副中心到核心区再到远郊区县,一场场解疑惑、鼓干劲的宣讲,一次次论述精辟、深入浅出的解读,在首都大地上奏响了全市一心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强音。

市发改委主任亲自权威宣讲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意见》。把市委全会精神讲全、讲透,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解释清楚为什么干,怎么干,干什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全会一结束,根据市委要求,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委讲师团迅速行动,研究部署宣讲工作,制定宣讲方案,组建宣讲团队。

作为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当仁不让地挑起重担,组建起权威宣讲团队。市发改委主任卢彦亲自上阵宣讲,副主任刘印春、蒋力歌、王英建、刘伯正也分赴各区县进行宣讲。

为把主题重大、信息丰富的全会精神吃准讲透,五位宣讲人统一备课。尤其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每人都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认真研读,全面准确掌握全会精神。

从7月23日至8月21日,市发改委五位宣讲人分赴16区县为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作专题宣讲报告。宣讲把历史与现实、规划与措施、问题与前景相结合,深入解读全会精神,内容全面系统、深刻丰富,事例典型,数据翔实。由于反响热烈,宣讲团队还主动加场两次,累计宣讲18场次,受众约万人次。

从北京站位向首都站位转变

导向正则方向明,方向明则思路清,思路清则心里亮。宣讲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统一了思想,坚定了方向。

宣讲报告首先明确指出了首都站位是什么?那就是要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围绕首都的核心功能,全力做好“四个服务”,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只要转变在经济发展上盯住北京这‘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一定能很好地从北京站位转到首都站位上来。要多从首都站位出发考虑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里谋划好建设,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首都站位上统一了认识。

东城、西城等核心城区的领导干部认为,明晰的定位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发展和管理水平,增强服务首都的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指明了方向。大家思想上有了定数,行动上也增了定力。

对致力于破解天通苑、回龙观两大人口聚集社区疏解难题的昌平来说,宣讲报告还带来了新启发。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工委书记刘智勇说:“清晰的站位,明确的定位,为我们集中破解居民置业与就业矛盾,有效缓解‘潮汐’现象提供了思考。”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