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中美关系:绕不开的八个问题

重估中美关系:绕不开的八个问题

当前,中美两国战略界又掀起一股重估中美关系的热潮。这既折射出“后危机时代”和“再平衡战略”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持续震荡,也同年初以来美国战略界有关“中国即将崩溃”“中国战略欺骗”“中美正处临界点”“修改对华大战略”等大尺度讨论以及中美在南海博弈升温直接相关。近年来,中美关系确实在发生重大变化,要好好评估一下;但由于中美关系是高度复杂、“不循常理”的,因而不能仅凭主观感觉、表面现象和一时一事轻下论断,或一厢情愿地乱开药方。重估中美关系,必须抓住那些真正决定中美关系大势的“真问题”,尽管它们非常复杂敏感。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必须基于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正面回应。概言之,至少有如下八个绕不开的问题。

有关两国实力对比的问题

实力对比一直被看作是大国关系的决定性要素。近年来有关“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两国实力日益接近”的讨论和结论,是造成中美关系日益敏感、动辄上纲上线的首要原因。但着眼于更加科学和长远的决策,两国的战略界都有必要知道,被广泛认为的两国实力日趋接近,到底应该如何衡量,两国实力究竟有多大差距?可惜的是,由于中美两国国情复杂,模式迥异,又都在转型,因而衡量指标极为多元,衡量方法也缺乏共识,很难断定两国的实力地位和发展走势。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深深融合在一起,要“孤立地”衡量和对比两国实力,就更不容易了。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均难令人信服。由此产生的认知混乱,导致了或许本不应有的恐慌和亢奋,给发展两国关系带来更大困难。

着眼将来,两国战略界应该首先对两国实力地位和发展走势给出正面回答,甚至应就全球化条件下如何衡量大国实力的方法论开展联合研究;并明确向决策者和民众阐释,实力对比对于中美关系到底有多重要,21世纪中美之间到底应该比什么,从而为有效发展双边关系提供更加扎实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共识。

有关两国定位错位的问题

几年来,中美两国在对方战略布局中的定位似乎也在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美国作为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中美关系视为确保改革开放成功和外交整体平稳的首要前提。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力推“一带一路”深耕周边,与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名至实归,大力强化同欧洲、金砖国家合作,一些美方人士开始猜测,美国在中国对外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是不是下降了?中国是不是在无意或有意地“绕着美国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周边和其他大国关系的经营中?

与此对照的是,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似乎大大上升了。从奥巴马一任开始,中国就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特殊位置。希拉里国务卿首次出访选择东亚,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全球最重要双边关系”(没有“之一”),同时又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美日安全合作,2012年总统大选电视辩论首次设定“中国议题”,奥巴马脱口而出将中国说成“对手”,凡此似乎昭示出美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及战略定位的变化。

这涉及到两国对双边关系重要性的认知问题。重估中美关系时,我们必须搞清楚,这种“一升一降”的定位错位是真的吗?到底有多大程度?这种定位变化是战略性的,抑或仅是一种策略?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两国是否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