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论人们是否愿意,随着发展的内部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继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老常态”显然已经不可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需要努力维护的只能是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只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维持的时间足够长,同样将会是世界经济史上又一个新的“奇迹”。因此,做好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尤为关键。

稳住宏观——实施合理干预战略

之所以把稳住宏观、实施合理干预的战略放在最前面,不仅因为这是中国政府在新常态下正在实施的政策,而且因为只有实施这样的战略才能防止过度减速,为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宏观经济环境。

首先,实施合理干预战略是防止经济过度减速的需要。在经济从“老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要素自发调整过头,导致经济大面积滑坡的情况,因此需要国家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乃至于金融市场操作等方面坚定有力地进行干预,来保证经济发展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其次,实施合理干预战略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所谓“合理干预”不外乎根据当期的经济波动情况,合理使用宏观调控工具而不是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合理干预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强调宏观调控工具的使用要合理,另一方面当然是逐渐清理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行政干预。对一直就不合理的,或者因为条件的变化已经从合理变成了不合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行政干预进行清理。

当前,伴随着调控思路的转变,新的合理干预战略已经展开。为了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改革和加速增长方式转变,中央正致力于稳步推进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型,打破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管制和垄断,促进要素市场化,支持私有经济发展,推动教育与研究改革,鼓励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要素生产率水平。具体来看,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吸纳就业,引导企业主动创新;通过支持建立完善的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福利,促进社会稳定;通过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通过保持适当的货币供应增速维持一定的货币流动性,防止钱荒出现;通过灵活运用准备金率调节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手段调节需求,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证券市场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