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中国难题(3)

破解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中国难题(3)

三、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战略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个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同步、不匹配,农业现代化是“短板”,造成城乡二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改革未能深入推进,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行政体制改革都必须触及根本问题,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深刻表明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1.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加快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与国内国外的资源要素、省内省外的资源要素、县内县外的资源要素、城市和工业的资源要素进行区位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当前农村的行政体制是一个传统的行政架构——中央、省、县、乡、村,计划管理色彩非常浓厚,在这个行政架构下各自坐地为王、画地为牢地进行区位重组和资源要素配置,人为地阻碍了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效流通。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的就业、就医、就学、户籍、住房、社会保障等剥夺农民国民待遇的体制障碍,是加快国民经济转型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2.创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社会融合。一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变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为新居民管理。要消除因户籍和身份原因的分割管理和不平等待遇,无论新老居民均能平等地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加快农民和市民城乡顺畅而快捷流动,增强城乡社会发展的活力。二是对社会稳定维护变单一的信访渠道为全方位的基层民主协商和民众诉求表达机制。要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多渠道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符合群众需要的矛盾调处机制、民主公民愿望的权益保障机制,形成开放包容、一体化发展的城乡社会。三是对社会管理变政府全面掌控为逐步放权于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关键是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社会矛盾的自我消解,增强城乡社会的凝聚力和自我融合能力。

3.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体系,提升城乡发展竞争力。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体系,就是一方面要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中的科学技术等现代要素武装农民,以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现农村内生增长,以科技支撑体系完成农村创新驱动,使之成为农村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另一方面要以中国农村独特的区域文化、地方文化、乡土文化为内核,在与现代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世界文化的碰撞中,建立各具特色的新乡村文化,不仅要使之成为各个乡村、各个县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要使之成为区域内城市发展独具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