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扶起摔倒老人 “扶”出社会正能量(3)

城管扶起摔倒老人 “扶”出社会正能量(3)

城管扶起摔倒老人 传统美德谁来继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古训。给老人让座、帮老人拿重物、搀扶老人过马路……本应是公众的普遍行动,如今却成为社会上的“奢侈现象”,这或许既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理性计算多于道德考量有关,也与公民礼法教育的缺失有关,更与整个社会风尚的树立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息息相关。

要不要去扶摔倒在地的老人,一度让中国人很纠结。同样是老人摔倒,却与老奶奶的情况截然相反的例子发生在两年前。2009年10月21日,天津车主许云鹤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行驶,遇到正在红旗路上由西向东跨越中心护栏的老人王秀芝倒地受伤,许云鹤称是下车搀扶王秀芝,而王秀芝称她是被许云鹤撞倒的,今年6月16日,一审法院判决许云鹤赔偿王秀芝10万余元。

像上面的例子还有多少人肯去帮忙,基本都宁愿充当看客也不愿意搀扶和报警救人;可见,人们的心理十分寒冷。如果人与人之间如此冷若冰霜,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又怎能不继续滑坡?如果面对他人如此冷漠,那么,如果摔倒在地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那又该怎么办?我们会不会不指责他人毫无社会道德良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心胸狭隘,往往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却看不到更远的未来。所以,在现实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围在周围的大多是看客,而不是出手相助的人好心人。

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时期都有很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涌现,比如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女婴自己身负重伤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节衣缩食30年捐助20余万元供2万学生读书的老人蒋国珍等。

“中国社会既要大力宣传这些典型的好人好事,但更要确立一些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让更多人能从‘搀扶老人’这些身边小事做起,让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和行动。”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凤说。

如果我们想获得老来受尊重的精神特权,就要从小做起,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就要时刻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就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光大。只有人人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老人摔倒才不会遭遇没人敢扶的悲剧。

【启示与思考】

城管在网络上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似乎平静了许多,可今儿却又卷土重来,成了网友的“话柄”,但是这次却截然相反。四川老人倒地,行人怕摊上事,纷纷避让,但是巡逻城管走上前扶起了老人,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这样的城管值得我们点赞。

说起城管我们总是会联想到城管与商贩街头对跪、城管打人、城管欺负百姓、城管是临时工等新闻,确实新闻也曝光了很多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提起城管老百姓总会不寒而栗,心里充满怨恨和愤怒。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或着说大家只是对城管“管中规豹”,“三人成虎”看到的只是不好,与事实有些偏颇,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更需要一些理解与包容。作为城管自身还需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心系百姓,任劳任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踏实做人、踏实做事,只有这样百姓才会认可,百姓才会发自内心给城管点赞。

作为市民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城管的执法行为。城管执法有效地治理了城市脏乱差等顽疾,对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只要遵循“执政为民、疏堵并重”的管理原则,城市管理一定会步入法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轨道。同时也能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构建和谐的城管与市民的关系!城管主动扶老人,还说如果他们不扶,就更没人扶了,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去管理呵护城市和城市居民,为何不被赞呢!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