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热点解读(3)

摘要:在中国和美国的实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的条件下,在整个国际体系仍然是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这样的现实条件下,维护中美关系仍然是中国稳定良好国际环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美关系就没有良好的中国国际环境。

而作为美国方面来说存在同样的看法,在过去几年之中,随着事态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态度有所变化,在处理周边地区事务方面更加倾向于以比较强势的姿态来解决问题。比如中国划设东海航空识别区,中国派出更多的海警船、公务船在钓鱼岛地区实现常态化的巡逻。这些问题,中国认为自己是合理合法的,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主权利益。但是美国的看法集中在一点,中国不能用武力的方法改变现状。当然美国的这些立场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说钓鱼岛问题,一方面美国称对于钓鱼岛的主权不持立场;另外一方面又说,如果围绕钓鱼岛爆发军事冲突的话,根据《日美安全条约》,美国军队就会介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日本的变相支持。

所以围绕着周边问题,双方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激烈争论。美国指责中国正在使用强制力量来改变这一地区的现状,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按照美国所说的不通过强制力量来改变现状,那么中国将来在这些领土争端中就可能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地。

第三个问题更为宏观,是由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也是美国最担心的方面,就是如何看待现存的国际秩序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领导人以更自信的姿态开展大国外交,尤其是在经济领域有很多的大手笔。比如金砖国家经济组织的推动和发展,再比如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在中国的引导之下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

亚投行是中美关系中一个很有趣的案例。中国之所以提出要建设一个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打下基础。因为“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需要很大规模的资金。中国希望建设一个共促发展、合作共赢的欧亚经济带,所以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赋予亚投行或者“一带一路”过高的政治意义。中国方面认为亚投行和“一带一路”肯定会促进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并没有其他更高的战略上的涵义。

但是美国的看法显然与中国不同,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要成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其本质不是一个经济规划,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地盘。比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这些国家可能在经济上会更依赖中国,人民币会更加国际化,中国的海军将可能有更大的全球活动范围,甚至将来会在中东、非洲建立自己的基地等等。所以美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项综合大战略,中国已经不再像过去20年那样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目标,在新的阶段,中国的目的是要另搞一套,要建立自己的地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亚投行提出来以后,美国会极力阻止它的盟友加入亚投行。尽管最终它的阻止失败了,很多美国的盟友都加入了亚投行,但是这件事反映了美国是从一个国际秩序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

美国方面的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国内那些不合理、不理性的舆论所支持、所支撑。中国国内有很多不理性的声音,他们发出了美国政府想听到的声音,比如“一带一路”确实是一个大战略,我们这个战略将来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要有自己的地盘。我们要建设一套新的国际金融规则,以前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合理,因为不让中国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经济组织里面有足够的合理的发言权,所以我们自己要另搞一个,我们要搞自己的亚投行。这些声音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中国政府自身所发出的声音。中国政府更愿意把亚投行、“一带一路”称之为是一个倡议,而不是一个战略。中国提出这样一个倡议,让大家一起来进行经济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难?我认为大体上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和美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原因,但是这个基础性的原因,与第二个原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就是它造成了很多非理性的误解。中国和美国的实力差距,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有比较大的缩小,尤其是就总体经济规模而言,世界银行依据购买力评价的一些报告,甚至认为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当然我们知道购买力评价的标准也有自身的很多问题。如果仅仅从数字上来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到达了美国的一半以上,2014年美国GDP是17万亿美元,中国超过了10万亿美元。这相比1972年的时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实力的重大变化,在中国和美国都引发了一些误解或者非理性的看法。这些非理性的看法是中美关系最近遇到一些困难的根源。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因为中国实力的变化,它就放大了中国的威胁,原本中国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在它眼里,可能中国就想这样做,因为你有能力这样做。但实际上,中国从没想过对现有国际制度要推倒重来的想法,中国没有必要这样做,现有的国际制度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利的。比如自由贸易,中国是自由贸易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比如联合国,中国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比如亚投行,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强调,建立亚投行,主要是为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亚洲各国在深化合作方面的愿望。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一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但是美国的看法就不一样,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来有可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方面采取的态度是最坏的打算,这就会放大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为什么它对网络安全这么紧张?就是因为它觉得网络安全可能会帮助中国在经济上更快超越美国。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很多问题上的态度不是为了维护合法的主权利益,而是为了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最终把所有这一切都归结于中国外交战略姿态的变化,就是要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这样的话当然就很麻烦了。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随着实力的增长和变化,要避免一种国内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的倾向,避免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归到美国身上,认为这些都是美国造成的,一切问题都是美国的阴谋,这是一种在中国网络上相当流行的阴谋论。为什么美国要支持中国周边国家呢?它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为什么美国反对亚投行?它就是想压制中国的发展,不希望中国成为世界大国。而我们自己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挑战它了,中国现在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努力维持一种稳定的中美关系了,我们可以承受中美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后果。

总体来说,一是中美实力的客观变化,二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对对方态度的误解和不理性的看法,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导致现在中美关系的问题面显得比较突出,对合作的一面、共同利益的一面反而关注的比较少。

本文关键词: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