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侵略中国

谨防“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侵略中国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通过互联网进行逆袭,已经是党和国家、清醒的网民看得见、看得透的文化侵略产品,我们坚决抵御、勇敢反击。

以“梁柱教授事件”为代表的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舆情在近些年的中国互联网上层出不穷,事件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但本质都是污蔑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文化历史观、革命实践观。仅在2015年,中国发生的互联网舆情重大公共事件(负面)就有近一半都和“历史虚无主义”有关,典型如“加多宝诋毁革命先烈营销”、“教育部长反对西方价值观念渗入被网络围攻”、“梁柱教授被恶意诋毁”等,而“候继森因言获殴”舆情事件的缘起也和“历史虚无主义”在互联网青年群体中肆意弥漫有很大关联。

总的来说,“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互联网上呈现出“渗透加速,谣言开路;污蔑英烈,定点拔钉”的特点。从互联网上仍在传播的文章、博文、段子、漫画来看,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幕后黑手为躲避国家网管部门的“围追堵截”和正义网民的“强力狙击”,正在明显地调整“侵略”策略,更多使用揶揄、隐射、戏谑的手段诱导网民自我联想关联,手段更加隐蔽、策略更加复杂、诱导更加细微,“挖一个坑、截一个人”,企图通过大V带路和伪装“平等对话”来蚕食中国网民,尤其是对历史未曾亲历、未曾感觉的中国青少年网民群体。

微信改变生活、微博改变中国。微博特有的“裂变式”传播属性注定着微博依旧是传播最快、辐射最广、资源最全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在习总书记“8.19”讲话和中央网信办成立以前,中国微博舆论场早已不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境内外幕后黑手早将微博当作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良田润土,利用微博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亲西方价值观、反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代言人。它们戴着网络大V、网络红人的面具,造谣蛊惑、树靶立威、虐生祸端,俨然一支互联网的“第五纵队”。而微信的异军突起,对中国人生活影响和改变之剧烈,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人未曾预计到的,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者来说,微信的隐蔽性(难以被监看性)、普及率和便捷性,为“历史虚无主义”打通“隐宣传”的“最后一公里”铺设了极佳的传输管道。原本只在网民范围内传播的不良思潮,利用“人人有手机、个个看微信”的特点进行二次传播,将不良思潮和负面信息渗透到更加广阔的人群当中、“口口相传”当中。微博广覆盖、微信深渗透,两者的互补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近些年在中国互联网上快速“攻城拔寨”的重要原因。最典型的案例如针对革命先烈的诋毁性谣言,早些年在论坛时代已经“覆灭”,在微博时代已经成为“月经贴”的谣言段子,居然在微信里焕发了“第二春”:黄继光堵枪眼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刘胡兰系被乡亲残忍杀害,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生前偷老百姓萝卜……罔顾事实、颠覆主流,一度成为微信营销恶搞文化的缩影,也从深层次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当下的猖獗和卑鄙,以及小部分网民价值观的缺失与精神信仰的迷失。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