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障眼法”与“新攻势”

历史虚无主义的“障眼法”与“新攻势”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或披上学术研究外衣,或借网络规则掩护,或钻管理缺位漏洞,或乘突发事件之机,或巧用社会消极心态,发动了全方位的新攻势。

历史虚无主义是社会思想认识中的幽灵,它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以不同的面貌为掩护,歪曲历史真实,颠覆历史定论,从而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成果等不可告人的目的。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针对改革过程中必然伴生的问题和矛盾,历史虚无主义势力抬头,并在各式各样旗号的掩护下,发动了全方位的新攻势。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坚决打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阻击战。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披上学术研究外衣,颠覆历史定论,争夺理论认识制高点。基本理论是思想认识的根本,在思想认识的传播和流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虚无主义势力将学术领域作为制高点,展开了一系列“挖根掘源”的动作。他们采取肢解、割裂历史的办法,否定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否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整体架构上破坏早有定论的理论成果,从根本上、源头上搞乱思想认识。他们将工作重点放在理论专家、学者身上,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兜售唯心史观,并通过利诱手段,使其丢弃学术良心,发表错误言论,误导学术研究。他们将高校作为进攻重点,通过举办来路不明的研讨会等方式,包装理论权威,渗透所谓最新“研究成果”,并产生了恶劣影响。一些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理论教师“中毒”不浅,公然背弃理论武装的目的和要求,把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散布到课堂上,为其站脚助威、摇旗呐喊,在大学生当中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借网络规则掩护,散布精神鸦片,抢占思想舆论主阵地。客观地讲,当前中国的互联网存在着监管缺位,对一些消极腐朽的内容把关不严,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一定程度上泛滥成灾。形象来说,互联网是个筐,果实垃圾一起装。在互联网空间里,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网络规则,混淆视听,搞乱人们的思想。他们有的坚持打阵地战,长期经营固定网站,传播反动思想;有的打游击战,打一枪换个地方。有的精心伪装,贩卖蕴含虚无主义成分的文化产品;有的采用商业化经营模式,引诱客户一步步认同其价值观点;有的干脆扯下了遮羞布,明火执仗地构建阵地和工事。他们依托具有国际背景的财团的支持,大力拉拢和培养“网络水军”,打造网络大V、意见领袖甚至专门反对者,以职业化、兼职化的方式,生产思想垃圾,制造精神毒品,持续在网上发布,并遥相呼应、大造声势。对于天文数字的网民来说,他们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甄别能力不同,有的根本没有免疫力,不知不觉中便站错了队,走偏了路,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帮凶”,成为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危险人物”。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钻管理缺位漏洞,进行文化渗透,打开思想侵蚀突破口。最近,抗战神剧饱受人们诟病,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真实的清醒,也反映出文化领域一些原创、编剧、导演、演员等的浅薄,更反映出工作部门对文化领域管理的缺失。抗战神剧是文化管理部门失职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只不过这种表现站在一厢情愿的立场上,但是它同样虚构歪曲了历史,除了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快感之外,再无实际意义。其实,比抗战神剧更为危险的,是对外开放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对文化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一些舶来的影视作品、一些改头换面的公开出版物、一些缺乏核心价值的娱乐节目、一些网上别有用心的作品、一些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掺杂着历史虚无主义的“黑货”。它们往往不是公开张扬,而是裹在甜蜜之中,躲在假象之后,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麻痹人们的思想,消磨人们的意志,最终导致否定历史真实,迷失奋斗目标,断送发展成果。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历史虚无主义采取恶意爆料、蓄意编造、污名处理的方式,破坏其崇高形象,妄图从人民的记忆中推倒民族精神的丰碑。由此可见,加强对文化领域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紧迫。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