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城镇化浪潮 乡村如何发展(3)

应对城镇化浪潮 乡村如何发展(3)

C 激活动力:“空心”还是“归宿”

【案例】目前我国已有2.74亿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部分农村正呈现“空心化”。在苏北地区某地,一个自然村只有12户人家住着11个人,还有2/3的人口离乡在外。与此同时,行政区划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乡村的衰退,不少被撤并的村庄人走屋空。

记者:如何促进乡村活力回归,让乡村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

胡序威:内生动力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要逐步加大力度缩小城乡差异,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同步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过去,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时期,强调提高经济效益,但对空间布局不够重视,造成城乡差距大的客观事实。如果不能缩小区域间、城乡的差距,那么,发展将不可持续。因此,要加强中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发达或较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协调发展。

靳东晓:农村人口的流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年龄、学历、收入等;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农业的基础、村镇的面貌、区域产业的发展、交通变化、地方文化等。农村人口流动还随政策的引导发生变化,就是在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政策会起到极大的引导作用。当前我国二、三产业向大城市或者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程度很高,西部或者一些落后地区本身的贫困面很大,工业基础也较落后,经济基础实力不强,那么今后靠什么发展呢?光靠旅游、休闲、农业带动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肯定是不够的,未来对这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不但要做好财政的转移支付及产业转移,而且还要作一些政策的相关调整。

张立:农村的老龄化将是一个加速化常态。我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要高,而且高不少,并且目前2亿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将来很大一部分还会回到农村,也将进一步加剧农村老龄化。对此,一方面,需要为农村提供老龄化设施,提供老龄化服务;另一个方面,就是应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在日韩等国家设立有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老人60多岁还在做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修剪绿植等。并非为了生计所迫,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或者希望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心灵有一个美好的“栖息地”。反观中国农村老人,有相当一部分呆在家里就是消磨时间。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当前,农村的老龄化趋势不应只是消极看待,而要想办法让这些老人成为农村社会或者农村社区的资源并加以开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