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流指标”论,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3)

唯“一流指标”论,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3)

扎根中国大地,探索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

党中央、国务院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真正起到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大学,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及各有关高校实际情况的特色发展道路,努力从特色走向一流,争取早日建成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近20年,我国在一流大学建设方面创造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经验,有一定的特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向未来,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探索更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建议可以在创新、服务与传承中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是创新,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科技发展领域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流大学的最终竞争力来源于其所培养的人才,因此,要探索中国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一流大学建设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创新科技发展领域,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科技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大学自己的发展特色,从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挑战,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其次是服务,要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服务国家为导向,因此,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在服务国家中形成中国特色,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现实问题、作出一流贡献、发挥重要作用。同样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服务其所在的区域或者相关区域,通过有效的知识溢出或者技术转移,形成对区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形成大学的发展特色以及区域的发展特色。

第三是传承,要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优秀的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传承中国文化,繁荣中国文化,并形成中国文化的承载特色。同时,各有关大学一定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学科特色和大学文化等,坚持优良的传统特色,不断改革创新和追求卓越,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为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