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失业未必高通胀

低失业未必高通胀

今天的经济学教科书在讲通胀与失业时,无一例外要提到菲利普斯曲线。是的,将失业与通胀的关系用一条曲线表达,形象直观,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当年读大学时,我和同学对菲利普斯推崇备至,特别是对他善于从历史数据中寻求规律的本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人到中年,经历的世事多了,对书本也就渐渐少了盲从。比如对菲利普斯曲线,我现在就有诸多疑惑。此曲线说,通胀率与失业率是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通胀率高,失业率会低;失业率高,通胀率会低。可我知道的事实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通胀率很高,失业率并不低;近几年中国通胀率很低,而失业率却不高。

怎么回事?莫非是菲利普斯错了?其实,菲利普斯本人研究的并非通胀与失业,而是工资率与失业率的关系。1958年他在《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分析了英国1861年至1957年工资与失业的数据,他发现历史上工资率上升的年份,失业率往往相对低。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名义工资率变动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

菲利普斯今天大名鼎鼎,可让他走红的并不是他自己的这篇文章。1960年萨缪尔逊与索洛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他们以菲利普斯的研究作基础,用美国的数据替换英国的数据,用通胀率替换工资率,提出了通胀率与失业率也是反向关系的推论。菲利普斯曲线的提法正是来自该文,菲氏也因此一举成名。

萨缪尔逊与索洛的文章思路清晰,好读易懂,其所表达的政策含义是,低通胀与低失业不可同时得兼:若一个国家希望保持较低失业率,那么就得承受较高的通胀率;相反,若希望保持较低通胀率,就得承受较高的失业率。这一推断后来写进教材并成为新古典综合的主流观点,不少国家也将此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我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疑惑,具体讲在两方面:一是我同意菲利普斯本人的研究结论,但有保留,认为那只是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现象,并非规律;二是我不赞成萨缪尔逊与索洛用通胀率替代工资增长率的处理,因而也不认同他们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说,下面让我细说理由。

历史数据不会骗人,何况菲利普斯的研究用英国近百年的数据作支撑,照理不应该怀疑。而我之所以有疑惑,是因为菲氏所用的数据基本是来自二战前,那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尚未到来,他的研究自然要受到局限。最重要一点,是二战前的机器自动化程度远不及今天高,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有刚性。

是的,二战前的一百年,机器自动化程度虽不低,但大多设备仍离不开人工操作。在那个年代,工资率上升表明企业对人工的需求大,而企业用工增加,失业率无疑会下降。正因如此所以我同意菲氏的分析。然而上世纪70年代后,智能机器的出现使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不再有刚性,这样工资率上升企业不仅不会多用工,反而会用机器代替人工,令失业率上升。

前不久我到南方调研,就看到不少企业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案例。其中广州“博创”较为典型,该公司是一家专做门窗的港资企业。公司老总说,由于工资水平上涨太快,企业只好逐步用先进机器替代人工。近两年,企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上涨了30%,而替代下去的员工也超过了30%。这方面的事例读者也应该见到过,去企业走走,类似的情况很普遍,这里我不多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