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机制(2)

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机制(2)

在固化中增强稳定性

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认同和接收并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后,它必然会通过个体的自觉行为加以表现。要巩固和发展这一结果,就需要固化机制。固化机制一般有两个条件:一是通过反复践行,形成思想行为习惯。如果践行某一观念的次数越多,它的固化程度也就会越深,时间久了就会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二是在践行中获得正面反馈。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承诺与社会现实相悖或差距甚远时,大学生会对价值观产生怀疑;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承诺被一一兑现,或者国家、民族行为满足了大学生的期望时,大学生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信心。根据固化机制的形成条件,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固化机制,不断通过深化大学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能充分领略到大学制度透明的规范力、自由学术环境的感染力、民主校园生活的引导力,从文化环境保障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获得正面反馈。要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制度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过程中,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的合理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心理、择业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惑和难题,这些困惑和难题会直接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应全方位全过程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切实感觉到学校的温暖,以引导和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化。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