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四个全面”的重要指向

平等是“四个全面”的重要指向

原题:论平等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懈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曾鲜明地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然而,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平等的内涵、外延及其实现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平等从“应然”到“实然”,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仍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平等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

平等的中华之经与古今之纬

2014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因此,理解“平等”价值观,我们要有中华之经、古今之纬。

在古汉语中,“平”和“等”是两个词。按照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解释,“平,语平舒也”,本义为语气平和舒顺;“等,齐简也”,本义指整齐的简册。据此,基于语义分析视角,“平”代表一种主观的待人态度,讲求平易忠恕,而非傲睨自若;“等”则代表一种客观的处世标准,讲求一视同仁,而非厚此薄彼。不过,在古代奴隶主阶级专政或地主阶级专政条件下,若想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间的“平”与“等”,何其难也!所以我们看到的乃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观,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身份论。

尽管如此,我国古人关于平等的一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自身阶级局限与时代局限,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一如《论语》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在这里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担忧贫穷而担忧财富不均,不担忧人口过少而担忧世道不安;如果财富均衡就不会有人贫困了,人民团结就不会感到势单力薄了,社会安定也就不会发生被颠覆的危险了。而且,孔子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在推崇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精神。《孟子》中也有“圣人与我同”“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等类似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郑慧研究员在其《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一文中,就将此解读为孟子乃在于“说明人原初状态的平等”。不仅儒家,道家也认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不难看出,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也是在追求一种平等、均衡而自然的状态,人道当效法天道、效法自然。墨家更是明确地主张“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法家也坚定地要求“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于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有赦”。不仅如此,历史上农民阶级更饱含着强烈的平等诉愿,如陈胜吴广起义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破天荒号召,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土地革命纲领等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曾表示:“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的追求,中华文化中始终蕴含着丰富的平等思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