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短板在哪儿?(3)

冲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短板在哪儿?(3)

3.“供给侧”,牵住“牛鼻子”

再从“供给侧”看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既有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问题,也有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问题。化解这些结构性矛盾,要牵住“牛鼻子”:

1.技术改造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文化业态更新换代,不仅催生新兴文化产业,而且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从“供给侧”发力,技术改造当打“头炮”。无论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还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都需要再造业务流程,革新工艺、更新材料,都离不开新技术、新设备。新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及渗透,借助于文化装备实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度通过技术装备水平体现。目前,文化装备业对文化产业技术改造支撑力还不够大,文化装备业尚未纳入国家装备制造业规划,这与部门分割有关,亟待通过沟通、协调得以解决。

2.要素市场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前些年相继组建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文交所),市场定位应是要素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更不是商品期货市场,事实上文交所发展已偏离了要素市场定位。如何激活文交所,使其文化生产要素配置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从“供给侧”发力的重要一环。文化素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积累了海量的数字化文化资源,仅公共博物馆拍摄的国家一级文物高清照片就达387万张,进行再加工就可以作为生产要素进行交易,既能够服务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又可以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文交所在文化素材的登记、交易等方面大有可为。

3.骨干企业

骨干企业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质量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实现文化产业战略性目标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文化企业的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实力也在增强。自己跟自己比,资产和收入规模都在成倍增长,但与其他领域相比,尤其是跟国外知名文化企业相比,国内文化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真是“小巫见大巫”。培育骨干企业,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课题,应从实现支柱性产业目标的高度重新审视、规划,扎实推进。

(作者系中宣部文改办巡视员、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