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坚守道德理想 捍卫学术尊严(3)

王伟光:坚守道德理想 捍卫学术尊严(3)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道德建设论坛上的讲话

四、杜绝学术腐败、捍卫学术尊严,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出了显著贡献。他们坚守道德理想,捍卫学术尊严,以良知善行感召和启迪社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崇敬和尊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转型,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逐渐影响科研学风。有的科研人员以钻营代替钻研,以权术代替学术,学术泡沫与学术匮乏并存,学术方向的误导与学术价值的迷失同在。

学术腐败虽是少数,却颠覆着公众对学术净土的认识,破坏着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群体形象。知识分子本应是道德价值的引领者,但却有个别科研人员自身是非观念模糊、价值取向不明、重大立场不稳;有个别科研人员将知识甚至理想视为市场中可以兜售的商品,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有个别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获得经费、晋升职称等,伪造数据论据、剽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有个别科研人员利用自己的学术垄断地位,利用掌握的学术资源,在职称评定、项目评审中,为“小圈子”、“小团体”谋利益;有个别科研人员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达到个人目的,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都丧失了知识分子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丧失了起码的学术尊严,丧失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正义感,丧失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道义价值。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唯德”。长期以来,我国知识分子被赋予了“载道、弘道”的道德义务,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风骨。“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充分表达了知识分子以道德作为学术价值标准,来处理自身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知识分子本应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群体。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确立,也出现了学术的商业化、市场化、甚至娱乐化倾向,学术的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无疑对学术的真理性、超越性、批判性带来冲击。

当知识分子“弘道志毅”、“清廉自守”的群体道德形象被个别现象损害时,学术研究的公信力自然也就遭到败坏。这不仅仅阻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对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消极影响。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说道:“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杜绝学术腐败,捍卫学术尊严,实现学术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道德底线,坚持学术自律。学者承担着特殊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责任,如果说追求真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最高道德追求,那么,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蓄意炒作,坚决拒绝抄袭剽窃行为,摈弃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只有坚持学术道德自律,才能保持“一颗素心”做学问,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才能通过专业知识,实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

这就要求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杜绝学术腐败,对学术腐败实现“零容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不仅仅是研究者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整个学界的伦理,事关学术的尊严。如果对学术腐败漠视不管,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践踏,更是对良好学术生态的破坏,就会引起学者竞相降低学术成本的“逐底竞争”,引发“劣币驱逐良币”,形成学术人才的逆向淘汰。因此,必须要建立学术监督和惩戒机制,实现学术道德的他律。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