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VS传统影视:谁比谁更厉害?(2)

互联网VS传统影视:谁比谁更厉害?(2)

网络剧唱衰电视剧?

业界流传这样的预言:网络剧凭借视频网站的传播平台,与观众的充分互动,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将不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使电视剧受到巨大冲击。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能苟同。网络剧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为吸引观众眼球,以“泛娱乐化”作为主要战略,以“娱乐至上”为追求,作品思想格调不高,品质粗制滥造,在艺术上更是乏善可陈,影响力亦无法与电视剧同日而语。一批有识之士已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网络剧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在创作生产思路上有意识地规避以往的不良倾向,以打造高端作品为目标,从故事内容到表达形式,都进入了一个浴火重生的阶段。然而,这些改变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断言“网络剧可与电视剧分庭抗礼”,还为时尚早。

“一剧两星”政策实施以后,电视剧只能在两家卫视进行首播。在购剧价格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很多制作机构将视频网站看成降低投资风险的“第三颗星”。一些电视剧在视频网站的单集售价已跟卫视价钱不相上下。视频网站的出现,不仅没有使电视剧衰落下去,反而为电视剧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利润空间。

商业思维能代替艺术思维?

说到底,这些“唱衰”行为的本质是企图以商业思维代替艺术思维,来指导互联网为影视创作服务的过程。这些思潮虽然现在正值盛时,甚至有遮天蔽日之势,但来日方长,终将在历史和时代的涤荡之中化为尘埃。如同匈牙利文艺理论家卢卡契所说,文学史和艺术史是一座广袤的历史公墓,在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艺术才子安息在理所当然的遗忘之中,这是因为他们的才能没有找到与人类前进的课题的联系。那些唱衰者当属这样的“才子”。他们只为资本增值而不顾其他,为了票房、收视率和点击率,用视觉快餐给低水平阅读的网生代观众带来物欲的替代性满足、情欲的替代性满足、社会情绪的替代性宣泄以及疲惫心态的替代性抚慰,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这种局面断难持久。

文学艺术生命力的强盛和持久,源于两个态度,一是其对社会生活能够满腔热忱地、无比深沉地、持久不懈地关注和表现;二是其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能否满腔热忱地、无比深沉地、持久不懈地热爱、描绘和赞颂。可见,互联网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唯有尊重艺术,才能笑到最后。

(曾庆瑞,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