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辛鸣:从“四个全面”看2015宏观经济政策(6)

这样一种自信在2015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方方面面已经得到了体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之后,西方社会说,中国社会迟早不还得走法治化的路吗?这个法治化不就是我们西方的法治化道路吗?这就错了。中国当然要建法治国家,中国当然要走法治道路,但中国走的法治道路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这一法治道路有什么特点?第一,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我们旗帜鲜明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而且我们还不仅仅是做形式上的保障,我们还在追求人民群众权利的实质性保障。

经济上也同样如此。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期。可能现在很多人把它看成是中国社会化解国内产能过剩、走向全球的一种策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未免有点太狭隘了。“一带一路”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它其实相当于21世纪的全球化。大家都知道,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是基本规律。离开了全球化,很难有世界经济的大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快?就是因为他们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从19世纪开始,西方的资本主义开始由西方走向东方,由发达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发展方式,甚至于它的所谓的价值观,都在全球大行其道。那么今天,虽然说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但是,全球化不能是单线的全球化,不能只是从西方走向东方、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真正的全球化必须让世界循环转动起来,既有从西而来的全球化,也应该有从东而来的全球化。21世纪,中国开启的全球化,是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东方走向西方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全球化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我们的全球化的背后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我们的“一带一路”不是哪一家的私家小路,而是整个世界的阳光大道。这就是我们的高度自信。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自信,我们就敢干,也能干,并且能干成这件事。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