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了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刚开始筹备设立的时候,美国很不高兴,不仅他不参加,他还鼓动世界各国也不参加。但是,大家看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到目前为止,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签署协定。为什么?因为国际社会有需求。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是某一个国家“一统天下”,而应该是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在传统的如一潭死水的经济治理格局里,亚投行就好比一条鲶鱼,激活了整个经济格局、金融格局。所以,在这些方面,中国会越来越有自信,因为我们深深感到,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好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自信体现在中国社会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政策里面。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着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而这种新格局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国关系就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过去,中国跟世界的一些大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有着传统的合作模式、关系模式。但是,十八大以来,我们的习总书记提了一个概念,叫“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我们刚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美国社会很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它。他们认为,中美两国本身就是大国,大国之间就是大国关系,还谈什么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则认为,必须得加上“新型”。为什么?过去中美两国的关系是,美国制定规则,中国遵守规则。我们承认经济社会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跨越的,但是,这个阶段不是长期不变的。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国际关系也必须要进行调整。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多。就以2015年为例,中国经济形势已经不好了,但即使在不好的情况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依然在30%以上。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当然应该继续合作,但合作共赢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什么叫平等?世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干,要坐主席台,咱们大家都坐主席台,要制定规则,我们大家共同制定规则,不能某一个国家说了算。所以十八届五中全会讲,中国要进一步增强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什么意思?中国社会现在已经有能力也有资格为世界的治理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出中国的方案,贡献中国的智慧,我们有这样的使命,也有这样的底气。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这一年来在宏观政策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