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其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性内容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深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的关系:“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个人的德”,从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内在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第一位教育贯彻高校教育教学始终。

当前,在高校某些专业、学科中,存在着一种不协调的声音,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外加于专业教学的临时任务。虽然这种不协调的声音不是主流,但也反映出某些学者视高等教育为纯粹专业知识教育的错误认知。实际上,这种看法早已受到中外有见识的学者的批评。美国学者德怀特·艾伦就指出,高等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这里,“聪明”说的是专业知识,“道德”则包括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在德怀特·艾伦看来,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尤为重要,缺失了这一方面的教育,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这一观点表明重不重视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个别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办学方向的本质问题。当然,这里说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具体内容与我们所讲的不同,但就教育的一般原则而言,这些观点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教育事关“办什么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跟谁走”的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要求高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